紫虬:合作生产——反修斗争的老课题与新争议

2022-07-20 887 0
作者: 紫虬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摘要】合作生产的核心是消除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伯恩施坦修正主义鼓吹消费合作社,其割裂生产与分配、消费的观点,在今天仍然存在。正如资本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关系一样,公有制生产的本质也是人与人的关系。毛泽东最先发现了社会主义公有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的调整是没有止境的。提出劳动者的管理权,抓住了公有制的本质。TFP全要素生产理论等庸俗经济学长期盘踞最高学术领域,是修正主义思潮,贪腐官员是其牺牲品。两面人回避所有制,否定资本的本质,坚持雇佣制,维护私有制;在农村否定合作生产,以美国家庭农场为标杆。现阶段,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善于组织迸发巨大创新活力,还要进一步从所有制角度改革生产关系,鼓励合作生产,巩固生产活力,这就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划清了界限,是活的社会主义,是按毛泽东思想,工人阶级管理企业的新形式,也是企业的内在规律,是经济新热点的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和历史源流

  一百多年前,修正主义刚刚形成,其中与十月革命为敌,在经济领域的斗争焦点之一,是合作生产问题。

  伯恩施坦反对工人生产合作,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热切鼓励、列宁勇于实践的工人合作生产壮大不起来,鼓吹工人参与消费合作社。称消费合作社是“克服剥削的一种手段”【1】156,拔高吹嘘为“依靠它工人阶级不必直接消灭生命,不必诉诸暴力,就能夺取社会财富的很大一部分而归己有”【1】157。伯的意思很清楚,任凭资本家怎么剥削,只要适当改良分配、流通、消费,工人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就皆大欢喜。用今天类似的话来说,有水快流,带动社会财富涌出,先两极分化,后分配。简言之,先做大蛋糕,再分蛋糕。

  以这样的经济主张,自然认为十月革命多此一举:“使工人直截了当成为他们做工的工厂的主人,这种思想同样和社会主义毫不相干。在这方面我们在东方的邻国(俄国)所看到的不是社会主义”【1】378。

  社会主义发展史说明,伯恩施坦以及之后出现过的各式赫鲁晓夫,他们以消除工人阶级的贫困,发展生产力为名,否定劳动者凭借各种公有制取得的主人翁地位,实质上解体合作生产,是修正主义的共性。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面目粉墨登场,先把理论搞乱,开出和事实发展南辕北辙的方子,无论是把公有制演变为特权官有制,或是推动私有化,让工人满足于生活有一定改善的相对贫困,是新老修正主义的共同套路。

  伯恩施坦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面目,对马克思反其道而行之的。马克思早就提出工人合作生产“用事实证明了那种专制的、产生赤贫现象的、使劳动附属于资本的现代制度将被共和的、带来繁荣的、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的制度所代替”,但要这样做,“必须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国家政权从资本家和大地主手中转移到生产者本人的手中”【2】219。

查看余下7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