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中国国民党建党110周年:被全歼和覆灭是其唯一的归宿
文 / 欧洲金靴
110年前的今天,1912年8月25日(农历1912年7月13日),中国国民党宣告成立,孙中山被公推为国民党首领。
在那半个月之前,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五个政团集会于北京安庆会馆,国民党成党建制被提上日程,
当日孙中山发表宣言:
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人于使人不忘其义,故颜其名曰国民党。
1
严格来讲,当时的国民党并不是一个由志同道合人士组成的政党,而是一个由各式各样政客为了共同利益而组成的政治联盟。
在这些人中既有像林觉民这样真心信服三民主义、肯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青年,也有像黎元洪、陈炯明这样的政治投机分子。
改组前的国民党,就是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大杂烩。
正是由于鱼龙混杂,孙中山才决定在1924年改组国民党,并与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打算用共产党的生命力与革命斗志去改造国民党。
在毛泽东(上海党部执行委员)等人的影响下,一盘散沙、组织不力的国民党迅速形成了自己的基层队伍,很多有为的革命青年加入国民党的基层队伍,成为了国民党基层单位的基石。
可以说,在共产党较为弱小和分散、而国民党又十分贵族化的历史当口,只有年仅而立的毛泽东在20年代精准觉察:官僚资本主义的基础是未被除尽的土豪劣绅,由于基层社会无组织、群众没有被动员,因而新生权力单元的官僚与基层的土豪劣绅总能够结合在一起。国家也好,百姓也罢,对他们无可奈何。
1925年,他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一针见血指出:
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这些阶级代表着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其政治代表就是国民党右派。
自上而下的所谓“改革”,只能暂时地触及官僚,而不能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杂乱无章的无组织局面。
封建的晚清王朝即便被推倒,包围清朝的官僚阶级依然有不少以拥护袁世凯以自存。其后的北京政府之主权者,又各自为扩张势力、相互争夺分封地盘……
官僚阶级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而死了吗?并没有,他们环绕各军阀左右攫取政权,军阀因全力于战争、无暇过问政治,不得不与官僚阶级相提携(如奉系军阀与旧交通系提携)。
国民革命发生后,随即产生了大批新官僚——这些新官僚就是从来未亡的士大夫阶级、士人阶层,后来称为「民国知识阶级」,混迹于国民党高层,同法西斯军人集团共同组成了国民党的权贵中枢。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