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林毅夫的演讲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
——评《中国要有高效的市场,就需要有效助力市场的政府》
8月召开的“第九届国际会议‘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富裕之道’上,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长、教授、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发表了题为‘共同富裕:新结构经济学’的主旨演讲”(以下简称《演讲》)。演讲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严格地说是一篇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演讲。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另一个是剩余价值规律。林毅夫的演讲却大讲历史唯心主义,掩盖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空谈共同富裕,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
一,《演讲》既无视实现,又不讲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的科学。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资本论》中说,他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而且明确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第一卷 第12、11页)
《演讲》完全不涉及当前我国、世界的经济现实,不涉及我国有6亿人月收入一千元,广大劳动群众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不敢结婚生育,而另一方面则有一小撮资本家,名列世界500强富豪榜的事实,却大谈什么“共同富裕”,大讲什么“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必须要在中国实现共同富裕”;他虽然承认“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收入的不平等是主要的问题,而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地拉大。”等等。却不顾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大搞所谓的“福利社会”之后,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而当前还面临着严重通货膨胀,依然在“中国与世界共同富裕之道”的会议上作“主旨”演讲,说什么:“实现共同富裕要增加人民的收入,同时又要缩小贫富差距。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理念还是比较简单的。”等等。这种不顾经济现实,又不揭示经济发展客观趋势的演讲,有一点点现实感吗?有一点点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子吗?没有!完全是脱离实际的空谈,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谎言,是掩盖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尖锐矛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揭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而《演讲》却大讲什么“需要有效助力市场的政府”,“政府在发展和转型中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等等。政府是经济的上层建筑,是一个阶级统治一个阶级的工具,根本就不属于经济现象,更不是经济本质。混淆经济与政治、政府活动之间的区别,还能够揭示经济活动的客观“运动规律”吗?这是典型的“长官意志”决定经济发展的历史唯心主义理论。《演讲》还说:“政府就可以利用财政收入去补贴那些经营不良的企业,也可以用更多的财政资源去投资教育,提升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与此同时,政府也可以投资基建,包括一些公共投资,都能够缩小省之间、省内外的差距,同时也能够缩小城乡差距。不仅于此,政府会有更多资源去帮助弱势群体。所以收入分配可以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有效地缩小差距。”等等。这种理论根本不是揭示经济发展客观趋势的经济科学,而是宣传历史唯心主义,是宣传凯恩斯主义的典型,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子,是地地道道的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