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轮到他们“抄”中国汽车了
前几天在老家,开了朋友辆一汽的德系合资车代步,2022款的新车,才开了几千公里,发现这30多万的车子,没有ACC自适应巡航,全系都没有,没有360全景,到了晚上倒车影像如同上世纪的鬼片,中控大屏是个完全没用的智障,导航还要看手机......方向盘还死沉,好不适应,所谓的“运动感”还不如我的国产SUV。
我以前喜欢黑日系车是啥都不装的“毛坯”,现在发现这德国“高级货”也只是好了一点。
然后朋友告诉我,其实我是被国产自主品牌惯坏了,一直以来开的都是国产车,你看长城、吉利、比亚迪的车子,ACC、360这些玩意儿人家都是全系标配,十几万的车子都有。与合资德系、日系相比,美系车反而良心一些,顶配车基本上都要配上,不得不说中美其实很像,中美人民的需求也差不多,和德日公匠精神相差很大。
当然有人要说我驾驶技术不行,老司机根本不需要什么辅助驾驶、自适应巡航、360全景倒车影像、自动驻车、主动刹车......对对对,我就是个菜鸟,驾驶技术就是不行,我就是需要你把这些给我配齐了,现在没有360全景影像我都不敢在晚上倒车入库,没有自适应巡航上高速都不习惯......我为什么要和什么老司机比?不是说消费者是上帝吗?上帝花几十万买个“成熟工业产品”,就不能满足一下我这种懒人笨人的需求吗?
总有些刻舟求剑的人,拼了命论证汽车上的新科技都是“没用的东西”,这种人我太懂了:
你听说过这个定律么: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其实还有一个定律:凡是西方世界掌握的,我们没有掌握的,都是改变世界的伟大科技,是工业的王冠;凡是被我们掌握了的,被做成白菜价的产品和科技,都是被西方淘汰了的没有门槛的落后产业。
很多人带着几十年的思想钢印来看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却不知道海那边的工匠精神的“洋大人”已经把中国的汽车产品买过去拆开来研究,想要搞清楚中国人到底用了什么黑科技,才能把汽车做成如此高的性价比商品?大众CEO甚至特意买一辆比亚迪唐,超速被抓拍也要研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你看,轮到他们对我们使用“逆向工程”了。
有人可能还是嗤之以鼻,说中国汽车产业门槛低,谁都能做,是啊是啊,你把比亚迪、欧拉好猫拆开,其实也没有什么东西,不过就是电池、电机、电控、外壳、底盘、外加四个轮子.......你把吉利、长城、奇瑞的自主品牌油车拆开,也不过就是三大件加上壳子和四个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