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暴力:只有让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才能有效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现象是一个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劳动者参与管理和决策不充分所导致的企业决策机制不完善。在党的领导下健全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机制,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强调:“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人民平等参与……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实现“共同富裕”也是我国扩大内需、加强国内大循环的根本措施。本文将讨论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下,通过积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健全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机制,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和扩大内需的机制与途径。
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收入分配差距偏大与劳动者收入偏低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后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同时收入差距也逐步拉大,一些财富不当聚集给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带来了风险挑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奠定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但是我国目前也还存在着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经济现象,这是影响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劳动收入偏低是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现象一旦形成,又将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会对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不良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多层面、多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曾一度出现了逐渐拉大的现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基尼系数是0.3左右,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了0.42,在2010年进一步达到了0.48。尽管此后我国基尼系数一直下降,但是2020年仍高达0.468。由《中国统计年鉴》中五分法分组的数据,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不同组家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状况。由表1可以看到,2021年,低收入组家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8333元,高收入组家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85836元;可以算出,高收入组家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组的10.3倍,低收入组家庭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的大约5%,高收入组则占大约50%。
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和行业间收入差距等因素,都对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现象造成了影响,但这些因素并不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了论证这一点,笔者对同地区、同行业间的数据进行比较,以期对地区、行业等因素是否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现象的主要因素予以分析。根据2020年的胡润富豪榜,江苏某以基建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董事会主席的财富为1450亿元人民币;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江苏省从事建筑行业的城镇就业人员2020年的平均年收入仅为7.204万元人民币,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再如,广东某房地产集团董事长所拥有的个人财富为2400亿元人民币,而同年广东省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只有9.4311万元,两者之间的差距同样巨大。虽然以上数据分别为收入和财富方面,但是这个同地区、同行业间数据巨大差距的比较,从一个侧面间接地表明了地区因素和行业因素并非造成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现象的主要因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