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陶斯亮,别忘了“实事求是”!
张文宏的影响力确实大。
大到陶斯亮这样的老同志都出来为他说话了。
作为后生小子,我对陶斯亮的父母是非常尊敬的,三年前,我在井冈山上,瞻仰过陶斯亮母亲曾志的碑刻,她的骨灰撒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和那些红军战士在一起......她最终的称号,是“红军女战士”。
我读过《曾志回忆录》,她的文字质朴而真诚,记录下了那个年代最光辉的一群人,我对教员很多方面的了解,还是来自于她的回忆录,我推荐朋友们都去读一读。
但陶铸是陶铸,曾志是曾志,陶斯亮是陶斯亮,张文宏是张文宏。
陶斯亮搞错了,这不是针对谁的问题,这是“真理不辨不明”的问题。
陶斯亮批评饶毅,力挺张文宏的态度是一开始就表明了的,但她这段话却非常没有常识,什么叫做“绝对不会逆转成阿尔法或德尔塔”?什么叫做“人类在与病毒作斗争的过程中终将建立免疫屏障是定局”?
这种确定的语气和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你的父母没有和你讲过“实事求是”吗?
我想问一句,人类是靠“群体免疫”战胜天花的吗?人类能靠“群体免疫”战胜艾滋病、狂犬病吗?流感病毒的历史有着上万年,毒性减弱了吗?我们战胜它靠的是医疗水平和人体免疫力;天花病毒的历史有着数千年,毒性减弱了吗?我们战胜它靠的是疫苗。
共存派有一个理论基础:“病毒必然向着低毒性、无害化变异”。
我想问一下,是哪个生物老师、医学天才得出这个结论的?
有人说——“病毒在宿主的生命体内不停的自我复制,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繁衍生息。如果病毒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结果使宿主的病情越来越趋于严重,宿主生命的死亡也意味着病毒自身生命的终结,这显然与病毒求生的目的不符合。人们因此断定,病毒变异的趋向必然是朝着与宿主和谐共处的方向”,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懂,但是病毒懂吗?
病毒甚至连生命都不是,它不会思考,它有什么求生欲?至于繁衍,它只需把传染性点满,毒性和致死率到底往低还是往高变异,又有什么关系?更何况,新冠病毒的宿主并不只是人类这一物种,它是人畜共患的病毒,那么就算杀死所有的人类,它依然能够活得很好!
你知道我们体内的某些“无害病毒”是变异演化了多少年才和我们和谐共处的吗?可能是数万年,甚至是数十万年,所以你指望几年的时间新冠病毒就自然演化到“人畜无害”的地步?
你可知数千万年前,有一种病毒跨哺乳动物传染了1500万年,几乎感染了所有哺乳动物,直到冰川纪大量哺乳动物死亡,“应死尽死”,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社交安全距离”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