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堡骏 姚志才:论价值规律的历史性

2023-05-04 643 0
作者: 丁堡骏 姚志才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摘要: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是在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理论的科学成就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科学革命而建立起来的,理解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关键在于把握马克思商品和价值理论的叙述形式、体现在商品和价值理论中的辩证法以及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但后来的经济学家,或误解了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对于价值规律历史性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在澄清相关误区的基础上对有关见解进行评析,强调了价值规律的历史性。正确认识价值规律的历史性,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下将价值规律、价值法则和劳动价值论等一类关于价值问题的真理性认识的不同提法,统一称为价值规律。马克思并不是最先发现和阐述价值规律的经济学家。对于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命题进行最初阐述的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然而,由于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上的理论分析是充满矛盾的。这些理论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逐步暴露和激化,以至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无法在资产阶级的视野内解决这些矛盾。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理论分析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规律理论进行革命性变革而建立的。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创立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和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苏东国家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充分证明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真理性。但是,在苏东国家的社会主义挫折中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一些经济学家或误解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或以社会主义要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名义,对马克思的科学的价值规律理论进行批判,创立了所谓的社会主义产品价值论或社会主义商品价值论。本文试图通过重新梳理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在澄清相关误解的基础上,对于有关的社会主义商品价值论或者社会主义产品价值论进行批判,以期正确认识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

  一、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是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的科学变革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30年代,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并反映资产阶级利益而逐渐成形的。其发端者威廉·配第首先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命题,经由重农主义的发展,通过亚当·斯密的完善,直至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达到了巅峰。

查看余下9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