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民主之布已经被美国政府越剪越小了
1949年8月28日,新华社发表了毛主席为该社写的评论《四评白皮书》。后来在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时候,文章更名为《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后来,在很多人关注毛主席有关白皮书的系列评论时,对于《友谊,还是侵略?》、《别了,司徒雷登》、《唯心史观的破产》等文章,可能关注的人会更多一点。对这些文章的评论也可能更多一点。而对于《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这一篇评论,人们似乎不像对其他评论那样关注得更多一些。
这篇评论开始主要是讲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发布白皮书。毛主席在评论中写道:“伟大的胜利的中国革命,已经迫使美帝国主义集团内部的一个方面,一个派别,要用公开发表自己反对中国人民的若干真实材料,并作出反动的结论,去答复另一个方面,另一个派别的攻击,否则他们就混不下去了。公开暴露代替了遮藏掩盖,这就是帝国主义脱出常轨的表现。”
毛主席说,帝国主义政府的反革命事业天天都在做,但是在嘴上,在官方的文书上,却总是满篇的仁义道德,从来不说实话。现在面对他们在中国的失败,那其中的一派受到另一派的指责,被指责的一方认为,用公开暴露若干反革命文献的真相来与对手辩论,以证明他们采用的反革命的方法是最好的。两派反革命竞赛,一派说我们的法子最好,另一派是我们的法子才最好。两派争得不可开交。其中一派突然摊牌,将自己用过的许多法宝搬了出来,这就是白皮书。
毛主席说,这样一来,白皮书就成了中国人民的教育材料。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多次揭露过帝国主义的反动本性的时候,有若干中国人,在一个时期内,这样的中国人是很多的,总是将信将疑,他们会说“怕未必吧”。这样一些中国人,宁可相信美国人嘴上说的那一套,也不肯相信共产党人对美国反动派的揭露和批判。现在好了,白皮书出来了。原来说“怕未必吧”的那一些人,对美国反动派的本性也不能不信了。
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的开头,还不忘为美国的所谓民主制自我吹嘘一番。他说,白皮书里发布的材料,凡是找到了的材料都没有删略,尽管那里面有些话是批评我们政策的,尽管有些材料会成为批评的根据。而我们美国政府对于有见识的和批评性的舆论能够感应, 便是我们的制度的固有的力量。
诚然,美国作为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国家,这种资产阶级民主的制度是美国大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所必需的。这样的民主只存在于资产阶级统治者的内部。对于统治者外部的普通美国老百姓,美国的民主只不过是用选举的口号来糊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