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应对西方意识形态威胁是中俄的共同任务

2023-11-20 1698 2
作者: 司马南 来源: 红歌会网

  应对西方意识形态威胁是中俄的共同任务

  ——与俄共同志一次深入对话(其五)

  司马南

  5.请问您如何看待俄罗斯与中国的社会评论家和活动家的联合?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意识形态舆论场中俄两国如何联手的问题,我刚刚在俄罗斯出了一本俄文版的评论集,大量涉及的是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本身。

  中俄关系是如此紧密,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乃至迫在眼前的地缘政治军事问题,我们两国同在美西方弓箭手瞄准的靶心之内。

  我想强调的是,今天中俄背靠背、肩并肩,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似应该牢记当年中苏论战的历史教训,寻求共同点,扩大共同点,又注意彼此的差异性,不把话说的太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面隐含的一个道理——“己欲未必人欲”,要求同存异登高望远。避免过分强调自己的意见,导致分歧加剧,害了交情,损害共同利益。

  中苏之间是曾经有“蜜月期”的,那个时候,“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那个时候中国人学习俄语的热情,一点也不亚于今天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中苏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日渐加剧。

  1960年4月,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发表《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集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时代、战争与和平、无产阶级专政、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观点,点名批判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实际上对赫鲁晓夫的某些观点进行不指名的批驳。

  6月,赫鲁晓夫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激烈攻击,中国共产党未向这种压力屈服。会后,苏联政府突然于7月照会中国,单方面决定立即召回在我国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这一系列蓄意恶化中苏关系的行为,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增加了当时的严重经济困难,也极大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给两国关系造成难以弥合的创伤。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召开以后,两党之间意识形态的争论愈演愈烈。苏共领导人、苏联报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和公开信,攻击中国共产党和其他一些共产党。中共中央从1963年9月到1964年7月,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名义,相继发表总称为《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总路线的论战》的九篇评论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文章(通常简称“九评”),全面批评苏共的对外、对内政策。

  “九评”的基本结论是:“在伟大的十月革命的故乡,在具有几十年建设社会主义历史的苏联,也发生了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篡夺党和国家领导的事件,也出现了资本主义复辟的严重危险”,这是帝国主义推行“和平演变”政策的结果。“九评”指名批判了“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全面批评苏共“全民党”“全民国家”及各种内政外交政策。与此同时,苏联方面也发表了一系列论战文章,中苏论战达到高潮。

查看余下4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