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如果“分田单干”长久不变,乡村振兴路定会越走越窄

2024-03-01 9586 9
作者: 李昌平 来源: 今日头条

  我是参加过“分田分地”工作的人。我承认“分田单干”对1982—1985年的粮食增产及1982-1995年的农村多种经营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

  但1985年后的粮食增产,与“分田单干”几乎没有关系,85年后的粮食增产只与技术进步和国家财政补贴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正相关;1995年后的农村多种经营增加值,与“分田单干”长久不变是反相关的,例如养猪产业,正是因为“分田单干”长久不变,养猪产业才逐渐非农民化了。正是“分田单干”长久不变,才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渐非农民化,走向了资本化!

  1982年以家庭为单位“分田单干”,家庭的农业收入足够一家五口生活,且比城里人生活得好;在1995年后,以家庭为单位“分田单干”,家庭的农业收入则不够一个人生活了。所以,在1995年后,家庭作为农业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就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了!

  1995年后依然坚持“分田单干”长久不变,是使以农民及集体为基本主体的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以资本家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性罪魁祸首。如果到了2028年依然要继续坚持“分田单干”再顺延30年不变,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面资本化就不可逆转了,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彻底边缘化、或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最终被彻底消灭就不可避免了。只要坚持“分田单干”长久不变,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农民被消灭,农民集体被消灭,农村农业经济与农民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关系,乡村的振兴与振兴的乡村与农民没有关系!

  “分田单干”,在邓小平、杜润生、陈云、李先念等改革设计者的心目中,仅仅只是一个解决温饱的过度性措施,他们当初设想,是要在2000年前重新走回合作制或集体制农村农业发展道路的,是要实现“二次飞跃”的。邓小平年谱(1992年)详细记录了李先念代表陈云等老同志向邓小平报告“分田单干不宜搞大久”意见及建议时,邓小平明确指示要尽早结束“分田单干”,走合作制或集体制农村农业发展道路,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把这叫做“二次飞跃”。

  我在服务“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90岁生日活动时,杜老先生当天说话不多,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大意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是他未了之心愿,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无论是邓小平杜润生,还是陈云李先念等改革设计者,没有一个人是主张资本下乡替代农民及农民集体搞农业的。

  喜欢自称改革派或喜欢给自己贴上拥护改革标签的人,有一个所谓的“共识”:即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就是因为“分田单干”而取得的,坚持“分田单干”长久不变就是坚持改革开放,谁说“分田单干”过时了,他们就给谁贴“极左”标签。我,李昌平,现在,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分田单干”长久不变!如果,所谓的改革者们因此给我李昌平扣上“极左分子”的帽子,我李昌平欣然接受,且很高兴正正规规戴在自己的头上!在我2001年进京工作和杜润生老前辈的十来次交流中,他老人家从来没有说过“分田单干”长久不变,他反复强调的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村农业经济。

查看余下5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