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辉:应调整核威慑政策,让美国想起“北纬17度线”的警告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是否需要与时俱进的调整?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近期有三大热点值得关注:第一,美国在官网上公开了其窃取的中国的重要军事机密;第二,美国对武汉市地震监测中心实施网络攻击,窃取了重要的地震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和定位中国大陆地下重要军事设施;第三,美国帮助其军事盟国澳大利亚发展导弹生产基地。
如果把这三个热点联系起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美国正在积极开展对中国本土实施军事打击的准备;第二,军事打击的主要对象是中国的要害军事设施,以便彻底瘫痪中国的军事反击能力;第三,美国开始筹划以足够数量的导弹覆盖中国本土的主要军事设施和基础设施,导弹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已经被美国摆上议事日程。美国军事专家更是叫嚣一个小时之内打垮中国。美国的信心来自哪里?美国为什么不敢对俄罗斯,哪怕是朝鲜,表现出如此自信?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美国先发制人,以远超出中国反导能力的导弹数量摧毁中国火箭军基地和地下军事设施,包括军事指挥所和武器弹药库等,那么,中国将如同被拔光了牙齿的老虎,将丧失有效的反击能力,包括有效的核反击能力。
当今世界除了真老虎和纸老虎,还有一种被拔光牙齿的老虎,我们可以称之为“肉老虎”。缺乏有效反击能力的“肉老虎”,必将如同羔羊,任人宰割。老虎屁股摸不得,怎能允许老虎被拔牙?为了避免成为“肉老虎”,真老虎不仅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利爪和牙齿,而且需要通过自我松绑,形成强大的威慑能力。
面对美国对华的战争准备和战争威胁,中国有两种应对策略可供选择:
策略一:在中国的一些重要军事设施信息被窃取的情况下,中国不得不增加新的军事设施建设,大幅增加导弹和核弹头的数量,避免被美国“一个小时摧毁”。
上述军事反击能力的调整和建设需要大量时间,美国未必给中国留有足够的准备时间。美国众议院2023年7月通过的《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除了研制和生产各种武器装备之外,还包含了大量的要求美国国防部和下属机构提交各种对华作战可行性报告的内容。美国对华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始加速运转。即使时间上来得及,这也是一场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将给中国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这是一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的被动策略。
策略二:调整和发布中国核武器使用的政策和标准,自我松绑,增强核威慑力量,给所有核武器国家,主要是美国,划出一道红线:任何核武器国家通过其本土或海外军事基地向中国本土发射导弹,因中国无法断定该导弹是否携带核弹头,故中国完全可以认为该导弹可能携带核弹头,从而中国有权在第一时间使用核武器对该国本土及其所有海外军事基地实施核打击,即在中国卫星和雷达监测并推断到该导弹是飞往中国本土的时候,中国将在敌方导弹落到中国本土爆炸之前,发射核武器对该国本土及其所有海外军事基地实施核打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