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这场仗如果打输了,我们将万劫不复
清理毒教材,再晚一步将万劫不复
陈先义
不久前,阅读边芹女士文章,其中大篇幅谈到毒教材问题。应该说,毒教材问题,广泛存在于我国中小学课本包括大学课本,已经是问题百出,到了非下大功夫清理不可的地步了。
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可以说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国家长从孩子幼儿时期开始,就无比重视教育。每个中国家长,在为孩子教育花钱这一点上慷慨的不得了,教育抚养孩子,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家长最终要的人生目的之一。这也是亘古相传的重教育的中国传统,自古,中国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
正因为如此,关于教材的问题,从古至今,就受到特别的重视。旧中国虽然陈腐封建,但在教育孩子自小懂得尊师重道、学会做人这一点上,历来也是毫不含糊的,因此,关于《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做人做事的格言,从懵懂学语开始就成为孩子必修课。新中国以后,国家将爱国、敬老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融入教材内容的编写,为的就是将孩子培养成拥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的英雄主义观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启蒙教育,教育孩子什么内容,在国家层面上,不仅我们重视,西方更是如此。日本在否认发动侵略战争这个问题上,一向是拼命掩盖历史事实,向下一代灌输虚假的被粉饰的近代历史。美国在二战史甚至冷战史的书写上,也极尽笔墨美化美国军事和经济霸权的输出,甚至把自己的对外侵略说成是对被侵略者的拯救,是帮助他国重建民主制度。这些成为东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
问题是这些年我们恰恰就在教材上出了大问题,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遭到了西方的文化渗透,伴随而来的是在教材问题上按照西方的节奏统一口径。比如,那些有关爱国英雄的故事内容被无端删除,甚至连中小学课本上以毛泽东、魏巍为代表的赞颂革命的经典文章也被删除了。鲁迅被称为我们的民族魂,他的文风和思想对近代中国几代人影响巨大,他简约而深刻的哲学思想给中国人时时敲响警钟,但是一个时期以来,鲁迅文章被悄悄地从教材上删除。不但在中学,而且在大学,过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课程、党史军史革命史课程,已经不再作为重要课程了,有的只是为了应付课程安排而流于表面的教学,有的甚至干脆就不教了,大中学校教材去政治化,已经成为这四十年教材领域最为突出的弊端。
相反,一些内容淫秽的插图漫画、一些故意抬高西方文化和历史的故事,一些稀奇古怪的西方人物,都大张旗鼓地进入了中小学课本。至于大学,就干脆以西方哲学、西方历史、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等西方价值观为主导教材来安排课程,讲述社会主义的内容反而成为少数,甚至成为某些人眼中的异类和政治不正确。别的不说,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只要上完了大学,就在价值观问题上不再与长辈有共同语言,开口闭口美国、欧洲、日本如何如何。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些年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事?至于语言,那就更不用说了,那些经典文章,规范的汉语文本,被从课本删除后,代之的是西方韵味十足的坏东西。比如,居然有人建议并且意在实施把莫某、方某之流的文章引入课本。这简直荒唐之极。可以说,那些作品下流的语言大大破坏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革命文学铸就的良好文风、思想倾向和语言传统。试想按照那些作品的文风和思想倾向书写高考作文,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会有多么辣眼睛?比如,莫某那些荒诞的哗众取宠的从外国学来的半生不熟的嬉皮士语言,根本在中国规范语言里是遭人骂的。比如,某知名作家之女竟然可以用美丽来形容屎尿屁,可以说低俗至极。再比如,莫某形容日本鬼子杀害我同胞后那些五颜六色的什么“美丽的五脏六腑”,这些语言带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如果孩子们学会了这样的文法,汉语的美好传统将被破坏的七零八落。这些恰恰是西方人迫切需要的,因为西方需要我们的下一代与自己革命传统决裂,需要我们鄙视自己民族美好的东西,所以西方才那么抬举莫某、方某之流和他们的作品。
谁能战胜现代秦桧们?
阴盛阳衰现在到了什么程度?阴的那东西已经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而阳的部分被削去的只有零点几到零点零几了……
黑暗到头,光明就会到来。
革命的太阳一出来必将破冰解冻,消除一切阴霾
阴盛阳衰现在到了什么程度?阴的那东西已经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而阳的部分被削去的只有零点几到零点零几了……
黑暗到头,光明就会到来。
革命的太阳一出来必将破冰解冻,消除一切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