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阶级立场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非物质生产(体育竞技、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的存在意义、现状与未来发展
【人境院首届写作研究生班学员结业论文选登】
文/杨瑞奇
(武汉人境城乡发展院写作研究生班,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本文从阶级立场与社会发展的视角,探讨了非物质生产(体育竞技、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的存在意义、现状与未来发展。在现代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体育竞技、文化艺术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目前这些领域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体育竞技的商业化和阶级异化,文化艺术受到阶级利益影响的问题,以及社会科学在服务中存在的偏差。对于未来,作者展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从为剥削阶级服务转向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并强调了摒弃狭隘民族主义、祛魅体育竞技、文化艺术的光环化等措施的重要性。通过深入分析和前瞻性思考,本文为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人民利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生产;阶级立场;社会发展;人民利益;前瞻性思考;
引言
在二十一世纪,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1]与第二产业(加工制造业)[2]的发展已实现了质的飞跃,具体表现在粮食价格较为低廉且储备较为充足[3]、国人基本解决了一直以来的温饱重大难题[4]、科技发展速度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峰[5],如人工智能在生产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未来大有取代人工生产,彻底解放生产力与劳动力的趋势[6, 7],“未来的人民几乎不用从事物质生产,AI就完全可以养活人类”;Sora(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人工智能生成图片等工具在将来可能给条件有限的普通人也带来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8-11];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很多大学本科生也具备了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一区、二区、TOP期刊的条件与资源[12-14]。综上所述,生产力的发展将有望在未来彻底解放劳动力,并通过改变生产关系从而改变社会地位差距,营造一个马克思主义下的平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同时,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市场呈现出对劳动力需求减弱[15]、大量企业裁员[16-18]、“慢就业”[19]、“灵活就业”[20]等现象;有部分国家一方面呈现追求所谓“铁饭碗”[21]的“考公考编热”[22],一方面存在“形式主义”[23]、“996”[24]控制劳动者时间以维持现有阶级秩序的现象;有部分国家的劳动者则在工会或其他左翼团体的领导下[25],罢工游行等反剥削手段效果显著,呈现出劳动者劳动时间减少的现象[26, 27]。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