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若是有百个千个万个张钦礼,我们的党将坚不可摧!


  一个高尚的人

  ——焦裕禄最亲密战友张钦礼同志20周年祭

  陈先义

  豫东平原之上,兰考期待丰收的麦田里,一片耸立的墓碑,祭奠和缅怀着一个故去的共产党人,也叙述和标示着毛主席开创的那代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是那么深入人心。每年他的祭日,普通百姓都会自发地来到他的墓前,凭吊他的英灵,表达对他的缅怀和思念。

  诗人臧克家有一句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说的两种人,第一种是视人民为草芥的人,第二种则是把人民当父母的人。能让群众自发凭吊纪念的人,无疑是一位视人民为父母的优秀共产党人。

  今年5月7日,是张钦礼同志辞世20年的日子,按照传统说法,逢五逢十,必是大年之祭。

  早上天刚蒙蒙亮,祭拜老书记的父老乡亲们便自发地来到墓地,通往墓地的乡间路上,人群熙熙攘攘,像是豫东农村的盛大节日。人群中有群众,有干部,有鬓发斑白的老者,也有英气勃发的青年。因为墓地面积有限,第一批祭奠的结束了,第二批才能接着祭奠。上午不到九点,前来祭奠的群众已经有好几批了。

  祭奠的人流里,有一位已经96岁的老者,他叫郝风臣,是梨园村的老支书,解放战争时是一个著名的儿童团团长。他不仅自己来,而且还偕同他的继任支书李铁创、现任支书李大威一起来了。按说96岁已经风烛残年,但是老人说,如果说不到墓地,他就会饭吃不下,觉睡不香。就是这位老支书,当年曾经与张钦礼同志同甘共苦治三害。他说,咱兰考老百姓能够过上有钱有粮的好日子,能够吃得饱穿的暖,住上楼房,娶上媳妇,世世代代不能忘记张钦礼老书记的恩情。

  曾经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并且向总书记汇报的坝头乡张庄村的女支书齐殿花,也带着张庄的群众代表一大早就来到了墓地。站在张钦礼同志墓前,她叙说着村里的巨大变化,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她说,多么想让老书记看到今天这样巨大的变化啊!

  现在的乡村,尽管早已流行新式的鞠躬礼,但一些赶来祭奠张钦礼同志的老人们,来到墓前依然按照我们民族的旧礼俗,扑通跪了下来,向老书记施以农民最朴质的问候。好像不如此,便无法表达自己对老书记的怀念。

  一个共产党人,死后20年,依然得到人民如此深情的怀念,无论怎么讲,这都说明这个人是无愧苍生、无愧人民、无愧我们党的一个大写的人。这个人就是曾与焦裕禄共事多年,同样和焦裕禄一样,是率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的领军人张钦礼同志。

  对一个死去的共产党的县委书记,如果每年有十个数十个普通老百姓去墓地祭奠,那一般来说就叫报恩,因为当了那么多年书记,在世时或许有恩于一些人,这于情合理。如果有几十个几百个普通老百姓年年来到墓地追思,也同样可以理解,那叫纪念和缅怀,因为感人的事迹总可以永远让人铭记于心的。但是,如果年年有数量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来到墓地,去追念一个早已离开人间的共产党人,甚至这人群里不仅仅有与逝者接触过的老者,还有老者辞世后,他们的孩子们依然接续着年年祭奠,那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恩和纪念了,这便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叫“得民心”。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0条)

热门评论
张钦礼同志的冤案何时能平反?
1条回复
maiojisn本人想查看反对的意见误点,误点成第二个人特声明请删除我点的数。
11个月前•四川省   00回复
能给张钦礼、毛远新平反昭雪吗?!
0条回复
猫猫的春天容不下张钦礼同志。
0条回复
陈老:一个张钦礼都还没有平反,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怎能有百万千万个英雄出现呢?
0条回复
光有社会主义还不行,还必须扫除社会主义中的走姿派,这样才会有百千万个张钦礼。
0条回复
我幼稚天真,还有比我更优质天真的。
0条回复
君子稀
0条回复
开封那里的民风文化很好,出个焦裕禄张钦礼也不是偶然。比如焦裕禄在洛阳的时候也没混出啥名堂,开封往西去郑州洛阳的民风民情都很薄了
0条回复
国家要真想让党员干部们践行学习“焦裕禄精神”,那就请有关部门先特么给张钦礼和牵连张钦礼的受害者、焦裕禄所竖“四面旗帜”的负责人全面彻底平反,并追究捏造制造这些冤案有关人员的责任,然后强制规定干部学者定期持久性深入性参加社会基础劳动,和农民、农民工、快递外卖员——去种地收粮、去打灰搬砖、去送快递送外卖……,体会是什么真正支撑社会的健康运转,体会什么是老百姓的真正需要,并对其劳动进行KPI式考核,合格标准一定要够高,且保证胆敢在此事上弄虚作假的干部学者蒙混过关,如果有不合格的或弄虚作假的,不允许晋升或继续拥有职务级别和待遇等。
0条回复
查看全部10条评论 我要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