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夺: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控制

2024-08-07 1164 1
作者: 孙夺 来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至关重要的是全面深入分析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控制机制。一定程度上看,20世纪初以来,左翼和工人运动中出现的布尔什维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分野,源头之一正在于能否正确理解“工人阶级的自发性”命题,列宁的《怎么办?》详细论述了这一命题。在政治实践中,这一命题可以具体概括为“自发的工人阶级运动是否会受到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控制”。虽然列宁生前敏锐、前瞻性地关注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控制机制,但是这一控制机制例如公共关系产业的发展与成熟,却主要发生在列宁去世后。从资本主义发展史来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机制进入系统化、产业化发展阶段——产生并成熟于美国的公共关系产业,这是窥视这一机制的最好视角。正是由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列宁主义主张以民主集中制(以职业革命家为核心)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在民主革命中获取领导权的方式来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而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则寄希望于改良性质的自发工人运动,通过议会选举“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借助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著作文本研究,19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领导权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上没有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处理葛兰西的文本,而是深陷伯恩施坦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在这种前提下,他们无法理解列宁的“自发性”概念,更无法理解他提出的领导权理论——“自发性”是“领导权”的对立面,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能力(抑或霸权);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要根本前提,正是通过建立新型无产阶级先锋队政党克服与超越“自发性”。只要无产阶级还没有通过先进组织克服个人主义的自发状态,形成阶级意识、实现政治自觉,具备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精神,整个社会就只能处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霸权之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的各种尝试,无论是传统的改良式的议会选举,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式的在市民社会(如教育、女权、种族、环保等等)领域进行的“阵地战”乃至民粹主义的盲动,其最终归宿只会内化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经济控制机制,成为资本主义延长生命的改良主义工具。

  一、美国公共关系产业印证了列宁领导权理论的正确性

  1913年9月至1914年11月,洛克菲勒财团科罗拉多燃料与铁矿公司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劳资冲突——联合矿工工会在改善矿工处境的要求(如建立安全措施、有权在自己选择的商店里购物等)被拒后开始发动罢工。洛克菲勒家族雇用了专门镇压屠杀劳工的雇佣军公司“博德文—菲尔茨侦探所”袭击矿工,科罗拉多州州国民警卫队也参与镇压。1914年4月20日,科罗拉多州爆发上千工人参加的游击战,直到总统下令联邦军队进入拉德罗维持秩序。历史学家估计,共有约200人在科罗拉多州的罢工冲突中丧生。

查看余下9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现在城市里的市民社会多是些群鸟,乌合之众。是马克思说的属于资产阶级的别动队和后备军。因为其思想灵魂都是资产阶级的,被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着的,公共舆论即资产阶级性的宣传舆论死死控制住的。资产阶级确实有一套系统的意识形态控制机制,需要好好研究…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