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讳字词儿
人类说话,一种是文明的,可以随便说,一种是不文明的,讲出来很可能要惹出是非,甚至还会闹上法庭。
在封建的古代中国,因为皇帝的权力太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得刻意避着皇帝,有些字,有些词,不是文不文明的问题,是不能犯讳的问题,皇帝叫了刘邦,你就不能再叫刘邦了,连这个“邦”字也是不能乱用的。
把事儿说大了,言回正道吧。咱不触及皇权,就没有犯讳的字词了吗?
不是。中国诞生了许多民间讳字词儿,不妨略略说上几个。
一百年前,北平城的鸡蛋不叫鸡蛋,叫啥呢?叫黄菜,有时又叫芙蓉或鸡子儿。为什么就不叫鸡蛋呢?据说是这个“蛋”字被北平人忌讳,从人嘴巴里说出来就不雅。“蛋”字为何不雅?至今我也不知道不雅在何处,估计还是跟人有关吧!蛋自己不存在雅不雅的问题,只有人才自认为自己雅。
蛋讳只是在北平,后来据说在天津河北也短暂讳了一阵子,没有流传到全中国。
二十世纪末,鸡也跟着蛋一起犯讳了,如果有人把女性跟鸡联系在一起,或者直接骂某某某是鸡,那问题可大了,它的恶毒性不亚于定其有明罪,搞不好她会跟你拼个你死我活。
鸡跟人在特性上实在是没有联系节点,鸡几千年来都没有在人身上犯讳,怎么文明的现代就得罪人了呢?大概是与汉字的读音有关吧,若放在英语国家就没有这回事儿。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鸭”字又赶上了鸡,鸡鸭实现了同笼。如果有男人被公开骂成鸭子,绝对是在人格上最为看不起他的侮辱,它跟视女性为鸡是一样的定罪词。
8月10日晚,我一个人在小区散步,路上遇到一群小孩子骑小单车,年龄大都在七八岁左右,突然,一位小男孩对着一位小女孩大喊:“小姐啊,你能骑快点吗?”那个小女孩听后回应道:“不要叫我小姐,这是个不好的词,我不是小姐。”
当时,我心里一惊,天啊!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对“小姐”不感冒了呢?这是谁教给她的?难道她的年轻爸妈在家里曾经公开大声研究过这个词?
小姐,中国自古叫到现在,已经不能随便叫了,也是个讳词儿了。
以前,出差外地住宾馆,若住稍差点的宾馆,都会看到房门口塞进印有女人的卡片,不理它也就罢了,也惹不出什么大事儿。后来,慢慢不见了,干净了起来。有一次,我跟朋友聊起这个话题,他告诉我:“你实在是没见识,现在的小姐多得很,都改成线上预约了。”
线下,改成了线上,但“小姐”的称号还没有变,这让谁敢自称自己为小姐啊!
比“小姐”稍微弱化一点讳性的还有一个词叫“同志”,这是咱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一个旧词,共产党人之间都彼此称同志,不分男女,这是阶级认同的最好称号,听着都很亲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