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明:漫谈“革命文化”


  洪湖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洪湖赤卫队》的诞生地。来洪湖之前,大家可能都看过电影《洪湖赤卫队》,有的也许看过不止一遍。我都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

  《洪湖赤卫队》是根据湖北省歌剧团创作的歌剧改编的,湖北省歌剧团的前身是湖北省实验歌剧团,现在叫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简称省歌,离武汉大学很近,不到一站路,我从武大毕业后分配到省歌当编剧,报到时,单位派一名后勤工人骑着辆三轮车,将我连人带行李一支烟工夫就接到了省歌。我在省歌工作不到三年,除了韩英的扮演者王玉珍(调到北京工作),当年《洪湖赤卫队》的几位主创人员我都见过,如编剧兼作词作曲梅少山、欧阳谦叔、张敬安,美工朱小丹,特别是刘闯的扮演者夏奎斌和韩英母亲扮演者刘淑琪,他俩是夫妻,为人很热情和善,我刚到省歌不久,曾受一家杂志社委托,采访过他们,写了一篇讲述他们爱情和事业的文章。一晃三十多年,我调离省歌后再也没有回去过,夏奎斌90年代就去世,刘淑琪如果还健在,也是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了。

  这几天我又重温了《洪湖赤卫队》的几首经典唱段,如《洪湖水浪打浪》《手拿碟儿敲起来》和《我要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洪湖赤卫队》是歌剧改编的,里面有很多唱段,但最有名的还是这三首,百听不厌,我小时候就很喜欢,现在还能哼唱几句,每次听韩英在牢房里向母亲倾诉衷肠,那三段“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洪湖旁……大路旁、高坡上”和最后一句“我要看白匪消灭光,我要看天劳苦人民都解放时”,都忍不着眼里含满泪水。

  韩英的这个唱段在歌剧中叫咏叹调,将母女情、阶级仇和无产阶级革命者舍自取义的崇高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无论从内容还是音乐形式上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可以说是我们研究红色经典和革命文化的最佳范本。

  这是题外活。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一、何谓“革命”?

  在正式进入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革命和革命文化。

  按照主流解释,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中创造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升华,是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孕育形成的所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的精神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革命文化的历史来源于中国人民长期革命历程,具体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时期,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产生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在历史上表现为革命价值观、革命理论、革命年代的生活方式以及革命文化的符号系统。在现代社会,革命文化必然因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而表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形态,主要是革命精神文化,革命文物遗址和文献,革命文化符号等。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