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社会生产力越发展,就越需要壮大公有制经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发布以来,在网络上有关公有制为主体的争论一直都在进行着。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争论对于弄清楚什么是公有制、什么是私有制、公有制存在的意义、以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有制存在的意义,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不过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只是纸面上与口头上的争论,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仅想通过争论,就能让公有制的观念战胜非公有制的观念,或者让非公有制的观念战胜公有制的观念都不太可能。正如我们曾经热衷过的新加坡式大专辩论赛一样,辩论的胜负只在乎哪一方更会辩,而不在乎哪一方的观点更正确。道理是一样的。
在历史上,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曾经起到过一定的积极意义。这是一种历史事实与客观存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宣言》中的这个判断就在于,资产阶级曾经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而这个被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导致了旧的欧洲封建制度极度地不适应,最终导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从而推翻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覆灭。
《宣言》中也还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原来针对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也在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制度本身已经容纳不下这个更为巨大的生产力的发展了。
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建立,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由于生产过剩所带来的经济危机。这种危机一直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始终,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在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已经对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丧失和兴趣,因为单纯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或者说是制造业,已经不能给资产阶级带来他们所期待的巨大的利润了。他们需要另外一种更快更多的获取利润的方式。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金融业。
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欧洲经济一片萧索。这时的欧洲需要花费很大的力量来恢复制造业。这个时期的美国恰恰还占有着制造业的优势,能够帮助欧洲在恢复制造业的领域里发挥美国强大制造业的作用。这个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力量对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恢复与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到了七十年代的初期,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开始减速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劣根性已经再次展示出其生产过剩所带来的新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这个时候,西方爆发了能源危机,原来具有较高速度的西方经济发展一落千丈。这时就出现了资本主义世界以前从未出现过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形态。这就如同一个病人,既患有肝炎,又患有糖尿病。肝炎需要大量的营养,糖尿病需要节制饮食。这样的状态使得西方资本主义的这种病症基本无医可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