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人们的利己心矛盾吗?
在《国企改革论丛(23):国企改革长期不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一文之后,泓鲲企业管理咨询发表评论说:“提出问题,但是不能解决问题,公有还是私有,说到底还是人的利己心和利他心矛盾,人大多数时候是利己心驱使的,少数的时候是利他心驱使的,这也是公有制为啥很难持续的根本原因,也是私有制为什么会导致两级分化的不可避免的原因,这也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不到生产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不到物质条件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这对矛盾是不能解决的,我吃不饱怎么会给其他人吃饱,我吃不好怎么会给别人吃好呢,其实道理还是很简单的”。
人大多数时候是利己心驱使的,少数的时候是利他心驱使的,这与公有制矛盾吗?
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它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公有制,是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公有制。
一,真正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恰恰是体现个人利益的所有制形式。
当我们说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譬如说到国家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你是不是首先想到的是国有企业或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盈利归国家或归全民所有?如果你这样想公有制,那你就错了,因为你陷入了资产阶级的框框里。
在《共产党宣言》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革命需要做到两个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什么是传统的观念:那就就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观念:包括生产力观念;生产主体观念;权利观念;制度观念;文化观念等等。其中“谁所有谁受益”这一观点就是与资产阶级私有制相适应的产权观念,这就是传统的观念。因此,当我们考虑社会主义所有制时,就必须从这种产权观念中解放出来,转变到与公有制相适应的观念上来,转变到劳动所有的观念上来。
对于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其本质要求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是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来实现的。社会主义所以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正是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因此,当我们考虑社会主义所有制时,当我们考虑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时,我们的出发点应该是“谁劳动谁受益”的劳权观念,而不是产权观念。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通常我们所说的科学社会主义,重点是什么?长期以来,理论界都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当作主要的探讨对象。这在事实上是违背马克思的原意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