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三位学生倾听“两弹一星”精神报告会心得感悟

2024-12-10 480 0
作者: 关书婷、连海婷、马尉 来源: 昆仑策网

图片

  12月5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系列报告会在雁栖湖校区首场开讲。国防部第十研究院十九所通讯和测控专家葛叔平之子葛元仁和中央专委办公室专职秘书长刘柏罗之子刘大地受邀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师生讲述父辈参与“两弹一星”研制以及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如何用行动铸成“两弹一星”精神的故事。生动的讲述深刻启发了在场学生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思考,激发了他们对于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和科研使命感的共鸣。

  以下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三位学生倾听报告会后的心得感悟:

  关书婷<<<

  在聆听了葛元仁和刘大地两位老师关于他们父亲的故事后,我深感敬佩和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感悟:

  葛元仁老师的父亲葛叔平作为我国遥控遥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国防科研事业的无私奉献。他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他们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在精神层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正如葛元仁老师所分享的,他的父亲一生获得了诸多荣誉,但这些光环从未在人前显露,甚至连家人都不曾知晓。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是对家国情怀最深刻的诠释;除此之外,葛叔平在科研工作中展现出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他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对团队的严格要求,都体现了一名科学家应有的职业操守。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我们在任何领域都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刘大地老师的父亲刘柏罗从延安老军工到中共中央专委会成员,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科研领域得以体现,也在他们的家庭教育中得以传承。

  两位老师所讲述的父辈的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这一代人应该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连海婷<<<

  新中国成立后,“两弹一星”工程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它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象征。在冷战时期,面对西方国家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我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决定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和航天技术,以确保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

  近日,我有幸聆听了“两弹一星”精神报告,报告人葛元仁老师和刘大地老师分别讲述了父辈在“两弹一星”事业中的贡献以及他们对“两弹一星”精神的阐释。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