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杨振宁之问”与两弹一星精神——纪念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


  杨振宁痛心地问:“老同学,国家到底给了你多少奖金啊,值得你把命搭上?”

  邓稼先对冲着杨振宁笑了笑,吃力地伸出了两个手指头,对他说:“20块,原子弹10块,氢弹10块。”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毛主席曾用“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这样的幽默语言,激励中国人民和志愿军战士,展示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气概。

  但是,作为卓越的军事家,毛主席很清楚现代武器装备的重要性。1951年5月,毛主席指出:“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我们没有自己的兵工工业,不解决部队的武器装备问题,是不行的。”同年,居里夫人的女婿约里奥-居里请他的中国学生杨承宗回国后给毛主席捎句口信:“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有原子弹。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帝国主义多次肆无忌惮地对中国进行核讹诈,毛主席提出要坚决发展原子武器,并于1955年1月15日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1956年,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打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封锁。

  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的1964年10月19日,毛主席提出了他的判断:“再有十年,原子弹、氢弹、导弹我们都搞出来了,世界大战就打不成了”。

  后来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遏制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图谋,为新中国乃至全世界至少已经赢得了60年的和平时光。

  此刻,中国人民不应该忘记为新中国原子能事业奠基作出巨大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无数默默无闻为原子能事业提供物质保障的解放军战士、工人与农民

  而说到科技工作者,就不能不提被评为两弹一星元勋的邓稼先同志。

  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邓稼先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从事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195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他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做好了一辈子隐姓埋名的准备,参与到了原子弹的秘密研制,担任二机部核物理研究所理论部主任,负责核弹理论设计工作。

  邓稼先同志作为业务负责人,凡事亲力亲为。他一共参加了32次核试验,其中有15次是亲临现场指挥。一次,爆炸实验失败,必须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那片地区,找到重要部件用手捧回来。就是这事故,导致他的身体被射线严重损害,患上了直肠癌。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