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宋彬彬去世,卞仲耘之死的真相仍未大白于天下
据红船融媒报道:“开国上将宋任穷之女宋彬彬,于美国纽约时间9月16日逝世,享年77岁。”
2014年1月13日,新京报刊登报道:
“12日,北师大女附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前身)‘老三届’的20多名学生与30多名老师、家属举行见面会。他们中的一些人向‘文革’中受到伤害的校领导、师生道歉。”
此次“道歉”活动疑似由66届的刘进(北师大女附中在工作组派驻时期的“师生代表会”主席,刘进的父亲刘仰峤曾任河南省委书记,与宋彬彬等人同是高干子弟)和宋彬彬牵头组织,道歉的对象是“受到伤害的校领导”,其中受到伤害最大的,无疑是时任北师大女附中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的卞仲耘。
1966年8月5日,卞仲耘校长被批斗致死,副校长胡志涛受重伤,史称八五事件。
卞校长之死,是文革初期的一起骇人听闻的暴力事件,也成了控诉那个年代和“毛主席晚年错误”的一大“罪证”。
然而,任何一起暴力事件,总该有一个清晰的调查结论。就该事件而言,究竟是谁人施暴,背后有无指使者,都应该成为调查结论的基本要素。吊诡的是,这些基本要素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结论。
1969年12月,工宣队、军宣队驻师大女附中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作出的《对卞仲耘的审查结论》:“卞仲耘系犯错误的革命干部,1966年8月5日受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迫害而死。”
1973年,卞仲耘得到了一个“没有问题”的“结论”,学校的“革命委员会”依照有关规定,给了卞仲耘家人400块钱补偿。
1978年6月3日,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做出了《关于卞仲耘同志的昭雪决定》,并为卞仲耘举行了追悼会。
1979年4月,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垚提交控诉书,要求调查和处理直接的杀人凶手。然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却做出了不予起诉的决定,原因是“追诉时效期限”已过。
2014年2月1日,内蒙古日报社旗下的正北方网报道:刘进和宋彬彬等人组织的“道歉”活动被新京报报道后,时年已93岁的王晶垚发表声明,指责宋彬彬等人掩饰当年恶行,强调在妻子卞仲耘死亡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前,他决不接受师大女附中红卫兵的虚伪道歉。
王晶垚是好样的,他拒绝以牺牲自己的妻子为代价配合那些人表演,以换取一些好处,敢于同话语霸权唱反调,精神可嘉。遗憾的是,王晶垚对历史、对事件的宏观认识显然有很大的问题。他在声明中非要强调“毛泽东为宋彬彬改名过程”,有意无意地将矛头指向了毛主席,尽管王晶垚在多个场合承认“八五”当天宋彬彬并未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