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高校资助难防“假冒贫困生”,不如名额向艰苦工科专业倾斜


图片

  看了11月24日昆仑策转发孙锡良先生《如何防止高校助学金进了假贫困生口袋》一文很有感触(原文《高校助学金制度严重冲击诚信体系》,孙锡良B公众号),笔者也想就此发表点看法供教育主管部门参考。

  一、新版“免费教育大餐”有可能使假冒贫困生现象愈演愈烈

  据教育部网站2024年10月29日消息,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财教〔2024〕181号,以下简称《通知》)。这个《通知》发布的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一是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提高奖励标准。从2024年起,将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每年6万名增加到12万名,奖励标准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二是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额翻倍。从2024年起,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每年4.5万名增加到9万名,其中硕士生由3.5万名增加到7万名,博士生由1万名增加到2万名;三是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从2024年起,将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由每生每年5000元提高到6000元;四是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将本专科生(含预科生,不含退役士兵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500-50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以分为2-3档。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

  西方经济学有句名言“天底下没有免费午餐”,仅从《通知》中“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提高奖励标准”这句话可看出,这种“翻倍”的无偿奖励资助绝不仅是“免费教育午餐”,而是“升级”为“免费教育大餐”,这也是来自全国纳税人的血汗钱。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理应用好这个新版“免费教育大餐”,严防不合规、不达标学生的“造假”与“冒领”,这既是对国家负责,也是为了对得起纳税人。

  孙锡良先生的《如何防止高校助学金进了假贫困生口袋》一文主要反映不符合条件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非贫困生假冒真正贫困生,即以“假贫困生”名义“骗领”或“冒领”国家助学金的严重问题,这是一个持续多年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令人遗憾的是,上述《通知》中没有一句话涉及到这个老问题。而《通知》所发布新版“免费教育大餐”只能进一步加重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免费教育大餐”如同俗语所说“天上掉馅饼”,对“假贫困生”来说,是不抢白不抢、不吃白不吃!新版的“免费教育大餐”有可能使假冒贫困生现象愈演愈烈,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应以创新的思路来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