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阿Q:谈高校教职的非升即走制度

2024-11-18
作者: 当代阿Q 来源: 红歌会网

  人长一嘴,除了吃饭就是说话,自然也包括闭嘴,好似从法律的角度来讲:闭嘴也是表达的一种方式。唉!前几天,一位老友为了反唇相讥,翻腾出俺三十年前的一句口头禅: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其实这句经典不是俺首创,记的不错的话应该是俺从老人家哪里借用的,至于在什么场景下借用的,俺是记不得了。

  今天,在红歌会网上看到张木文老师的一则短文,短文的大意是张老师在一次学术会上,可能没有什么发言间或发言的话合唱的人很少,故而老人感到孤独,起码外人眼里看着很寡淡。张老师,要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五零后,长自己七八岁,甭说老师,俺这个六零后有时还懒的发言“实在是无话可说”。敲击到这里忽然大脑里蹦出来一个想了多日,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的话题:目前高校教职非升即走的问题。

  对于当下的高等教育,该说的话其实很多,教改中的“非升即走”教职制度应该是最迫切的之一。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制度是应该是留美学者最先在国内顶尖高校下线的舶来品,不过时下又有多少不是舶来品的呢?舶来品不能说是坏,也不能一股脑都是好,有待实践检验。

  由于平时好帮着高考学生做志愿的缘故,养成了研学全国高校的习惯,那么一惯就几乎惯了三十多年。也可说连亲身带关注与思考,对国内高校也就了解个七七八八,但不敢说全部。

  在多半生中,经常在思考,高校办学的最高目的是什么?换言之,什么是高校应该追求的目标。升学乎,就业乎,好似是,又好似不应该全是,但最次也不应该是以老师的提升(科研能力提升)为主要衡量指标的。要搞科研也应该是通过师生协作或者师带徒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怎么搞着搞着就走到了对教职唯项目论,唯核心期刊发文论的叉道上去了呢!

  请不要说“教职非升即走”与教职发表论文,争取科研项目不是强关联的,至少截止目前我还没有见到实行那个制度的高校,年轻教职的聘评不是与上述两者强相关的。恰恰相反,实施这项制度的高校,对年轻教师的评聘与讲课及辅导学生能力挂钩的规定,即模糊又笼统。更有甚者仅此两项就搞得年轻老师精疲力竭,那还有更多精力去研究教学,即便是教学也是应付差事,如此的“非升即走”好似与高校的教育目标就南辕北辙了。

  当然教职核心期刊发文增加学校的美誉度,教职争取科研项目增加学校收入,本无可厚非,但是以此为“非升即走”的主要考核指标就好像背离了高校主要办学宗旨了,更甭说为此而废了主业肥了副业了。

  不同地域,不同学校,面对的是不同的教育对象,入口不同,但出口都应该是相关技能达标的,最起码是“政治合格,身心健康,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加强”的合格接班人。要实现这个起码的专业教育目标,各类学校的讲授方式应该不同,不同的学校应该认真迭代自己的教学能力,这也是传统的师生延续,反复迭代才能提高适应该程度学生学习的教学能力的最基本的逻辑。舍此片面追求科研成果与发文,不是本末倒置是什么?

  对高校年轻老师而言,最主要的应该是继承该学科的讲授能力,这个能力应该严格与适应那个程度的学生领悟为目的,且学校应该为年轻教职创造那种能力养成的氛围。当然“非升即走”制度就一定不好,问题的关键这个走应该主要以为什么主要标准,起码视野可见的实施该项制度的高校有严重背离高校教育目标的倾向。

  啰里啰嗦,不知不觉敲击又过了千字,言尽与此吧!

  【文/当代阿Q,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