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巨成:这究竟是为什么?——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削弱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之现象

2024-12-24 880 0
作者: 张巨成 来源: 乌有之乡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谱系中,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革命的理论,是反抗的理论,是批判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行动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建设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结合在一起的理论。没有革命,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讲革命,就不是讲马克思主义。

  摘 要:2021年修订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导论中只讲了4个“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把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讲的5个“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中的“革命性”“鲜明特征”删去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方面的内容,也被大幅度地压缩了。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谱系中,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革命的理论,是反抗的理论,是批判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行动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建设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结合在一起的理论。没有革命,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讲革命,就不是讲马克思主义。反对革命,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作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国统编教材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唯一指定使用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本质特征都删去了,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把马克思主义与革命切割开,大有掏空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之势,严重背离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我们建议该版教材的修订者们,突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恢复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关于“革命性”的论述,并在文字表达书写方面有进一步的改进;同时,增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内容,重点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重要论述。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2018年版在导论中讲了5个“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10页)这个教材的书写注意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的“革命性”特征,该版教材这样书写: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

  阶级立场。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它是指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引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以及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主义事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是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10-11页)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