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国瑞士顶级大学开始对中国学生安全审查,欧洲其他高校会跟风吗?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主教学楼。图源:Pixabay
撰文 | 林贝
和许多瑞士品牌一样,在中国,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并不如常青藤盟校或牛津剑桥那般如雷贯耳。然而近期,素来崇尚“低调”的这所爱因斯坦的母校,却在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这一切都缘起于它出乎意料地“高调”宣布:其将对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部分院校的硕士、博士申请者、雇员或访问学者实行安全审查。
对中国学生和科学界来说,此举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让无数意欲申请该校的学子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就在其公布消息的隔日,校园里多处就出现了以中国学生的名义抗议声讨的海报。发起者在海报上愤懑不平地质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到底珍视科学,还是看重政治?该校已经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吗?”发起者姓甚名谁,或由谁组织,至今依然是个谜。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海报迅速让中国学生对该校安全审查政策的不满暴露在了瑞士,乃至欧洲各国的诸多媒体的聚光灯下。
为什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要做出这样的决定,这决定会对中国留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在今天这个国际关系波谲云诡的时代,细究这些问题,厘清这所身处中立国的国立高校所作出这个选择的始末,也许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正在日渐将“不确定性”作为主旋律的世界。
01
心照不宣的“秘密”
与毫无心理准备的中国学子们群情激愤的反应截然不同的是,绝大多数瑞士科研界人士对这次的安全审查名单宣布比较淡定,对此并不感到太意外。虽然也有部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教授私下表示这一决定颇为“愚蠢、可耻、荒谬”,但对很多瑞士科研圈内人来说,这一决定的出炉可谓是早有端倪,且势在必行,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公布时间上的早或晚而已。
其实早在今年9月,围绕所谓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针对中国院校已拟定“黑名单”的传闻便在瑞士不胫而走。
在瑞士工程科学院(Swiss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9月初举办的一场研讨会期间的茶歇环节,日内瓦媒体集团Heidi Media SA旗下网络平台Heidi.news的记者无意间听闻几位参会的研究人员在闲聊间提到,苏黎世湖畔的一家颇具影响力的高校已不再欢迎来自中国高校的学生,并且已经列出了一份涉及中国高校的“名单”。众所周知的是,苏黎世湖畔只坐落着苏黎世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两所院校,而后者的国际影响力显然远胜于前者。
但彼时,该媒体的报道并未激起任何波澜。因为关于该校-乃至多所瑞士大学-实行安全审查机制的做法,早在数年前就已不再是“不能说的秘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