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 达到政治整合的低门槛的时间问题:毛教员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有什么不同


  现代政治和意识形态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主流的意识形态生产往往会谄媚或者过高估量统治者集合的政治整合成就,构建虚幻的假共同体幻象,以便给政治人物或者集团势力的脸上贴金。由此,最为严肃的政治问题往往被扭曲或者掩盖,后果是:往往是最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得不到起码的揭示,甚至,在最为重要的政治问题上,无法积累起码的有用知识。

  就中国漫长的历史和政治演化经验而言,一个达到门槛水平的政治整合往往是罕见的,门槛有两条标准:一是上层政治整合方面统治阶级内部的离心趋势不妨碍整体的维系,二是上下层之间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生存威胁低于“逼迫被统治阶级在哀兵奋起态势下进行政治再整合”的水平。

  中国历史的大多数情况下,政治共同体在上层和上下层之间的政治整合,均低于门槛水平,王朝崩溃并非是挑战者能力过高所致,而是政治整合低于门槛水平之后,消极被动地等待体系外政治整合的完成过程,因此,在王朝实际被推翻之前的很久很久,王朝得以维系的政治门槛条件其实早就消失了。新王朝的确立,实际上是一个旧王朝政治瓦解和新的政治整合缓慢完成的漫长过程,在这个漫长过程中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相互杀戮,多数情况下会导致一半以上的人口丧失生存机会,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损失过三分之二的人口。

  政治整合在统治阶级内部低于门槛水平,往往表现为统治阶级成员局部利益恶性膨胀以侵蚀整体,在传统时期往往体现为地方势力的“封建化水平”扩张去侵蚀皇权的有效性,各种形式的封建化势力的扩张是一个结构性主题和自我复制现象。在上下层之间的关系上,理论上认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不难,但是,如何避免“覆舟之水”的生成和放大条件,则不那么容易,到了王朝中晚期,各种封建化势力的恶性膨胀既是一种上层内部的恶性竞争态势,也是一种无节制侵害底层生存条件的加速主义潮流,这个趋势的扩大,往往会在上层的恶性竞争态势下短期就实现了最大化。

  就历史经验而言,政治整合的门槛水平很难达到,反过来,各种政治瓦解趋势只要一经开始就会自动获得无穷放大趋势,而得不到丝毫的遏制,如果硬要找一个历史例外的话,汉武帝时期的“算缗告缗”这样一种“无差别”打击富人的做法,其后果是实现了富人短期内对穷人剥夺能力的最小化,这算是勉强延长了汉朝的寿命——至少短期内是最小化了榨取底层生存条件的上层力量。

  很多人都往往鄙视和小看宫廷斗争,其实,以宫廷斗争为典型代表的古代政治现象,才是一般政治整合难题的常见表现形式。宫廷内部各个派系的政治利益竞争,往往只会带来局部的政治整合,而局部政治整合的完成,恰好是要以全部政治整合的瓦解为条件,特别是在皇权交替和继承权发生的关口,各种以继承权为竞争对象的宫廷斗争表现最为集中和鲜明,每一个派系都会使用强化自身合法性同时贬低竞争对手合法性的文斗手段,文斗往往不能够解决问题,那就继之以武斗。宫廷斗争的结局,往往是一个胜出的派系垄断大部分政治利益和权位分配机会,附庸派系跟着喝汤,失败者彻底出局甚而至于丧失生存权。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