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供销社该如何发挥作用?


  导 语

  11月28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做出了重要指示:供销合作社要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扎根农业农村,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其实供销社曾经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已经发挥过很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到1957年,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用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等。1958年以后,供销合作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期,与国营商业两次合并,后又两次分开。不过,供销社系统其实一直都存在,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022年,全国各地就曾陆续掀起了重建合作社的热潮,一时间关于供销社的讨论引爆网络。当时,老田老师以其深入独到的观察写就了本文。在文中,老田老师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重建供销社意味着什么,与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有何关联?历史上的供销社发挥过什么样的功用?重建供销社又给我们的未来带来几种可能的方向?今天,老田老师的这些问题读来依然有启发,故小编重推此文,欢迎读者在文末留言分享你对供销社的看法。

  作者|老田

  责编|侯晓梅 童话

  后台编辑|童话

图片

  农村供销合作社(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1956年,画家:魏其美(中国人,1923-2009) | 图片来源:artnet.com

  显然,对于大量中小生产者来说,独立实现差异化品牌营销与自主销售网络建设并不容易,依托一个不以最大化榨取为目的的购销平台,确有必要,但会不会有这样的供销社出现,则大有疑问。

  

  供销社回潮是舆论的恶意炒作吗?

  有人推测,炒作供销社回潮,这是某些势力刻意地设置议程,进行意识形态炒作的舆论经营方法,试图炒热话题然后狠批老路;而且,仅仅作为销售门店的供销社网点,毫无帮助中小生产者的价值,连自身生存都大有疑问,何况并没有任何相应的政策宣示。以前发生过类似的状况,炒作过私有制退出、国进民退等议题,结果就是大腕和大V出来,狠批老路,狠夸私有制和市场经济高效率等等,主要套路是:找题材拉高关注度,然后借机做一波宣传。

图片

  这一次有点意外,网络上出现了荒腔走板的意见,认为需要国家出面建立公营商业体系应对非常事态,可能是沪上防y期间的恶劣表现,激活了反向的问题意识。

  不过,在今日中国,如果真搞全国性的供销社,认真贯彻供销社系统的精髓,肯定还是能够出成绩的,其潜在的发展空间是很可观的。而实际上的竞争对手,则是跨国资本垄断的连锁商业,这也给国内大批中小企业一个新的市场空间和选择,避免目前这种残酷的最大化榨取。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当年的供销社,在乡村镇(大队、公社)就如城市的百货大楼,作用和意义非常重大。是时代的产物。改/开以后,逐渐被边沿化、弱化了。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