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决抵御权力的腐蚀作用——小说《黑与白》读后感

2024-09-19 1997 2
作者: 阿华 来源: 红歌会网

  前些年,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件事:

  抗战后期的1944年夏,美联社、路透社等外国驻华新闻机构的6位外国记者随中外记者访问团来到延安。他们经过深入采访,无不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所感染。

  回到陪都重庆,他们兴奋地向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讲述在延安的所见所闻,赞扬共产党人廉洁奉公、富于理想和献身精神,感慨在中国居然还有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人存在。宋美龄听后,默默地凝视着窗外奔流而去的长江,无奈地对这些记者说:“如果你们讲的有关他们的话都是真的,那么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尝到权力的真正滋味。”这是一位叫巴巴拉·W·塔奇曼的美国女作家在其所著《逆风沙——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一书中讲述的一个场景。这位作家因此书获得1972年普利策传记文学奖。

  宋美龄所谓的“权力的滋味”究竟是一种什么“滋味”?她没有明说。对这个问题,当时我也是反复思考不得其解。通过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我慢慢悟出其中的道理:宋美龄所说的“权力的滋味”,实际上指的是权力的腐蚀作用。最近看了长篇小说《黑与白》之后,我更加强化了这个认识。

  在长篇小说《黑与白》中,我从头到尾都看到了“权力”两个大字,虽然小说没有明确议论这个话题,但却使人始终感觉到权力的获取、转移、传承、联手和异化等情况无时不存在,权力的腐蚀作用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

  什么是权力?简单地说,“权力”指的是权位、势力,是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

  权力包括公权力和私权力,“公权力”就是集体赋予领导主体(领导者个人或领导团体)支配属于集体或其他成员价值资源份额的一种资格。“私权力”则是集体赋予其成员支配属于自身价值资源份额的一种资格。本文主要谈谈与公权力有关的问题。

  那么,公权力有那些腐蚀作用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具有极大的诱惑性。人一旦掌握了权力,能够合法和不合法地获取许多利益,这就会诱使一些意志薄弱和心术不正者日夜迷恋于权力,千方百计地去获得和保住手中的权力。

  二是权力的诱惑会使许多人和一些政党背弃原有好的初心和理想信念,为获得和保住权力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例如,在前苏联解体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共产党就把永远执政作为党一切工作的中心,在党和国家逐渐形成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苏共不是让人民来帮助自己纠正错误,而是对人民群众的批评进行压制和打击,最后,完全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落得亡党亡国的结局。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