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抗疫不能走回头路,更不能奉行不抵抗政策


  中国的抗疫斗争正进入复杂而艰苦的阶段。三年以来,人们一直期望早日赢得抗疫斗争的完全胜利,以便结束这场空前煎熬与严重消耗,举国上下、神州内外,这个愿望都极其强烈。

  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现实是,抗疫斗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艰巨,其程度超乎想象,具体表现为:

  一是压力山大

  疫情如一座大山压在全中国人民面前,绝大多数人都明白,这座大山绕不开、躲不过,我们必须将其翻越才行,可是几番努力,虽然不断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却总是攀不到顶,总有一山还比一山高的艰难,以至于几乎人人都念叨嘀咕这样一句话,这新冠疫情怎么没完没了啊!正常的社会秩序与生活规律被打断,使人们长期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由此对人们思想、意志、心情等各方面都造成前有未有的强烈冲击,带来巨大的精神焦虑与心理躁动;

  二是困难巨大

  经济发展因疫情而遭遇重创,世界各国都是这样,中国也不例外,这是不争的事实。过去三年,经济发展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为抗疫工作让路,导致第三产业普遍萎靡不振,许多小商小贩因之收益锐减,牵扯广大打工者生活唯艰,各级政府的财政状况因此也相当紧张。可以说,疫情所带来的困难十分巨大,且其后续效应还在展现、发酵的过程中;

  三是问题很大

  中国抗疫斗争取得伟大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铁一般的事实,任何人都否定不了,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抗疫斗争持久化,基层治理、一线管理以及官僚主义的短板也因之充分暴露了出来,并且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问题很多很大(参与笔者文章《三年了,抗疫到了深水区,三种做法危及根本,要抓紧制止》),其中特别突出的问题是官民矛盾,代行政府职能的基层治理人员同老百姓之间屡屡发生恶劣冲突,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严重损害了抗疫斗争的合法性与道德道义魅力;

  同任何抗战一样,复杂艰难的阶段往往同时就是考验最大、危险最大的阶段,抗疫斗争也是这样,目前有这样两种倾向值得高度注意:

  第一,动摇

  经过三年抗疫,一些人不是增强了战胜新冠病毒的勇气,相反在持久的抗疫中消磨了意志,承受不住相应的压力与困难,因而失去了取得最终胜利信心。这些人认为,“动态清零”这条路走可能不通了,太艰难了,应该想办法改弦易辙、改弦更张。他们不愿和不想再继续抗疫了,而是采取逃避、放弃的态度,主张抗疫抗到现在,见好就收吧,适可而止吧,差不多就行啦。他们鼓噪说,反正新冠病毒已经没有多大危害了,继续为此消耗资源与精力已经难堪重负了,不如放弃,转而去发展经济为好。目前,这样的观点与情绪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