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乌克兰大反攻的成败得失


  种种信息表明,闻名全球、声势浩大的乌克兰大反攻现如今总体上已告一段落。现在,战场上对战的双方都在做阶段性总结,西方集团也在做相应的总结。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因为这对于指导下一步的作战很有必要。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而言,类似的努力也很有意义,因为只有窥探于其中,才有助于展望预判未来的形势与进展。具体地说,就是要对此前这一阶段俄乌双发各自的成败得失有一个靠谱的估价。

  首先,关于此次乌克兰大反攻,攻守双方各自都有显著特点。乌克兰方面的情形是这样:

  第一,反攻规模不大

  如果把整个大反攻看做是一个战役的话,那么其总体规模确实可观,但把这场进攻战役分解成无数个具体战斗、分布在漫长战线、分散在长达近半年之久的时间里,则应该说每一场具体的战斗的规模都小得可怜。事实上,乌克兰大反攻不过是是一系列小打小敲的集成,而且主要发生在战线的南段,以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地段比较集中,而在战线的其它部分,所谓的大反攻基本上就不存在。因此,如果从军事意义上诠释这场战役的话,这根本就构不成什么战略进攻,仅仅就是一般性的攻防作战而已。

  当然,在此之外乌克兰还发动了一些骚扰性袭击行动,如使用无人机袭击莫斯科等城市,袭扰克里米亚等,但都只是让世人看了几回热闹,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军事意义。

  第二,西方一手促成

  这场大反攻并不是乌克兰的作品,而是西方集团所一手促成,简单地说,就是“西方装备+西方训练+西方支援”的组合:大反攻的主力装备是西方提供的,主要参战部队也是经过西方训练之后才开上战场,而西方的战场支援更包括后勤服务、情报保障、通信维持等方方面面,可谓无微不至、无所不有,乌克兰人只不过充当了道具而已,整场大戏的剧本及导演都是西方在亲手操作,乌克兰自己做主决策的成分并不多。

  第三、宣传成份大于军事成份

  在这场乌克兰大反攻中,宣传舆论战争打得如火如荼,比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实战热闹多了,不但西方各国开动舆论机器,为乌克兰助威呐喊,甚至连中国都被卷入其中,网络舆论上也掀起一阵阵的喧嚣,一时间,什么乌克兰大军攻势如虹、势如破竹,什么直捣马里乌波尔,席卷克里米亚,什么俄罗斯军队望风披靡、一溃千里等,各种极尽夸张的华丽词句充斥在网络舆论空间,给人们的印象,似乎已经到了应该认真研究乌克兰在莫斯科还是克里米亚举行胜利阅兵的时候了。

  在俄罗斯方面,可以看出,在这场乌克兰大反攻面前俄罗斯军队以守为主,间或进行一些战术性反击,始终没有什么大动作,曾经相当惹人瞩目的库皮扬斯克攻势,现在看起来更多就是一场围魏救赵的牵制性攻势。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