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讨美国喜欢,恐难以搞好中美关系
在当代中国,始终都有这样一些人,为了维护所谓“中美关系的大局”,他们总是讲那些美国当局所喜欢的话,做那些美国当局所喜欢的事儿,抓住一切机会来讨好美国,以为这就是搞好中美关系的终南捷径,并美其名曰“为中美关系注入正能量”。
如此这般的讨好美国能换来什么呢?真的能够因此就搞好中美关系吗?
观察几十年来中美关系的实践,管窥蠡测其中的得失休咎,虽然我等老百姓的认知可能很肤浅,但总以为讨好美国所换来的东西实在有限。
一是能换来美国当局对中国的一点口头表扬,譬如 “坦诚”、“建设性”、“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等等;
二是能换来美国当局对中国一些人的了解与认可,美国很需要同这样的人打交道,更希望这样的人在中国主事担纲,否则他们就要遭遇很大的麻烦。这一点,自1840年以来就是这样,譬如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之后,西方集团很坚决地要求必须李鸿章出面,他们只愿意同李鸿章打交道,不希望同别人谈判;
三是可能换来一些虚假的承诺,这些东西具有暂时的麻醉作用,但根本上并不管用,更不可当真,否则必上大当、恶当,譬如著名的“四不一无意”等;
同可能换来的东西相比,讨好美国却换不来的东西相当要害:
其一,换不来美国统治者的真心
霸权当局对中国安的什么心,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怎样的态度,恐怕连傻子都明白;他们这些阴暗的心肠能因为中国一些人谀词滚滚、马屁连连就改变吗?恐怕连脑瘫患者都不会这样认为。霸权当局对来自中国讨好可能会相当舒坦受用,也可能因之对这些中国人假以辞色,但却绝不会对中国付以真心,也得不到霸权的真诚相待,他们将照旧对中国坑蒙拐骗之能事;
其二,还将唤醒霸权更大的野心
在战略层面,任何讨好行为都属于示弱服软的举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美国发动对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这样的行为同样意味退让与妥协,这是不争的事实。让这样的事情出现在中美关系中,其实际效果必将是唤起霸权当局更大、更强烈的野心。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最近若干年来,霸权当局在其国内外掀起一场接一场的反华浪潮,而且还一浪高过一浪,不但没有因为一些中国人的讨好而稍许收敛,反而呈明显变本加厉的态势。
其三,可能引发相关朋友与盟友的疑心
中美两国之间发生任何事情都逃不过世人的眼睛,一些中国人很执着讨好美国这件事也是这样,相关人等不仅仅看在眼里,而且还要在心里反复发酵掂量,琢磨中国究竟将是怎样的战略取向,尤其是哪些被美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国家,他们不仅拷问,如此这般表现将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中国真实与真正的立场态度呢?遇到危难的时候靠得住吗?关键时刻还能够挺身而出吗?类似的战略评估与预判尽管不会公开,但难免在他们的智库中成为一个深具争议性的课题。坦率地说,在这些国家那里,中国的战略可信任度要因之受到明显的干扰与影响。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