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中医部,救治新型冠状肺炎,刻不容缓!

2020-01-29 4183 15
作者: 陈君 来源: 正知正见与正能量

  成立中医部,救治新型冠状肺炎,刻不容缓!

  尊敬的中央领导:

  一场突如其来的武汉新型冠状肺炎,席卷全国,举国上下处于恐慌和害怕之中,中央的各项举措非常得力,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发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斗号召,在寒冬里为亿万人民带来信心与力量。目前,各地方各部门争分夺秒救治感染患者,强化防控措施落实。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在这危急关头成立中医部,由中医主导来救治新型冠状肺炎,刻不容缓!

  《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传染病。”《中国疫病史鉴》主笔、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负责人梁峻曾说。据介绍,两千多年前的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有预防传染病的记载;从汉代起,医书里都把传染病作为重点项目加以关注;晋朝葛洪的《肘后方》记载了“虏疮”(天花)、“狂犬咬”(狂犬病)等;其后的医书对疟疾、麻疹、白喉、水痘、霍乱、痢疾、肺结核等急性传染病及其辨证治疗办法都有明确记载。

  除了以药物治疗传染病,古代中医还总结出隔离检疫、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和个人卫生、“未病先防”等经验,应对疫病的蔓延。

  西汉史料载:“民疾疫者,空舍邸第,为置医药。”这意味着当时政府为控制流行病而建立了公立的临时医院,说明中国早在公元2年就对传染病采取了隔离措施。

  王士雄在其《随息居重订霍乱论》载“崇祯16年(1645年),有疙瘩瘟、羊毛瘟等疫,呼病即亡,不留片刻,8、9两月死者数百万,10月间,有闽人晓解病由,看腿弯后有筋凸起,紫者无效,红则刺出血可活”盖“此证虽奇,夺人即速。然无非暑热毒气深入于络耳”。

  王清任《医林改错》载“道光元年(1821年),瘟疫流行,病吐泻转筋者数省,京都尤甚,伤人过多,…………初得,用针刺其胳膊肘里弯处血管,流紫黑色,毒随血出而愈。”清初医家郭右陶在《痧胀玉衡》一书中指出“痧在血肉者则用放,放之紫黑,恶血流出,即知毒瘀于血矣”。赵学敏曾谓刺血“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所著《串雅》载有“急痧将死(相当于猝死之类疾),刺病人舌下黑筋,血出则活”。傅青主刺眉心治气血两脱之产后血晕不语。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