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国会:除了“混乱”,为什么隔岸观火的国人聊不出别的?

2021-01-11 1098 0
作者: 萨法维 来源: 多数派 Masses

  或许我们很难理解这样一幅图景,在一个每个人法律上被赋予选票决定最高领导人的地方,愤怒的人们手持着半自动步枪冲进警察守卫的大理石建筑,为的是阻止人民选出的代表的讨论。

  与此同时,狂欢的国人观众从数千公里外转播的新闻画面中获得精神的高潮,彷佛自家后院挖出了一颗原子弹——如此自己与家人便不会再受欺负,当然前提是自己家有后院的话。不同立场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媒体在现场选择自己需要的画面,有人把摄像头瞄准倒地不起的中弹女示威者,从而绘制一幅叛国悲壮的史诗,有的把摄像头对准火光、昏暗的天空和胡子拉碴的流浪汉,似乎混乱本身就足以让人在某种对比的逻辑中满足。而就在几百米开外,路边的热狗披萨小摊们照常营业,彷佛一切如常。

  01美国现状带来的是满足还是思考?

  抛开意识形态,这一场冲击国会的戏剧呈现在几千公里萤幕前的中国观众面前,变换出无数种政治幻想。可是我们每个人又都必须回应自己与时代的联系。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大洋彼岸极富戏剧性的冲突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启蒙。这样的启蒙最终都指向我们每个人对打破自身压迫来源的愿望。

  然而,清楚地指出自身受到的压迫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剧变所带来的启蒙也不一定必然是进步的。所谓“入关学”便是这样一种畸形的变种,它隐隐约约地杂糅了西方优渥生活的印象和全球生产链条的不公,以发展为第一核心,以求自己可以入全球霸权的关,但是实际上这种民族主义却以一种转移痛苦的解决方案作结。而当人们发现我国贸易与科技企业受到对岸制裁,这些公司却又同时在本地剥削劳工,公共讨论便逐步迈向失焦。那些关于所谓主次矛盾、资本国家关系的争论要么沦为情感与立场不容置疑的宣泄,要么便只是彻头彻尾的稻草人互扎。

  正如同简单的历史类比并不能够解释冲击国会,它有着独特的脉络。总统制、种族、经济分化、疫情、移民和宗教等等迥异的社会条件影响着每个行动者。特朗普擅长把资本主义的矛盾转嫁成民族矛盾,从“中国病毒”到冲击国会。网友甚至将星条旗和五星红旗结合在一起(下图为网友P图)。但是民族矛盾是解决不了资本主义的问题的。我们要做的不是隔岸观火,而是看清局势。

  对特朗普的弹劾表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两大意识形态要素:一方面是“民粹主义”这一标签的复兴和泛滥,人们不假思索的使用它来命名世界上各种运动和政权,而特朗普不过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大获全胜。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继续维持原样,最终仍然是富者越富的轮回。

查看余下5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