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被残酷剥削的背后:谁是我们真正的敌人?

2021-01-25 10126 4
作者: 胡梁效 来源: 新华中评论

  最近资本压榨无产阶级导致的悲剧接二连三地上演,拼多多更是一马当先,先是害一名女孩子猝死,随后又逼得员工跳楼,好不威风。这两三年来,有关于996、剥削、资本家和权贵的话题越来越受人民群众特别是95后和00后新生代的关注,甚至姓“社”姓“资”这一30年前的老问题在网络社区中也会经常被争论者们有意无意地提及。

  在当下虚拟空间的舆论中,不同于多半喜欢嘲讽乃至羞辱20世纪共产主义革命、对西方普世价值(市场经济、议会政治等)过于迷信乃至成为“精神×国人”、在邓江胡时代市场化私有化的浪潮下成长打拼、形塑三观的65后、70后和80后,许多年轻人自发地对中国共产党在1980年代前的苦难辉煌史重新表示出了极高的敬意与兴趣。晚近兴起的青少年为主体的app知乎、B站等,成为了发表此类言论和进行此类文艺创作的主阵地。其中的许多作品质量极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图文并茂并大量引用一手文献有理有据进行历史、政治问题的论证以驳斥之前一些错误片面的史观(如“民国想象”、“感恩美国”);用动漫的形式呈现中国、苏联和世界的共产主义革命史;通过视频说书方式介绍历史类著作以及剪辑相关领域专家讲座视频等。

图片

图片

  不过,在这一波“回归红色”的热潮之下,也存在着不小的隐患。其中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当“资本家”、“996”、 “打工人”的话语越来越变味为一个网络梗、一个“乐子”,本身也就褪去了其革命性和阶级性的锋芒,事实上被收编为资本主义亚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一部分。比如,毛主席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B站和知乎的新财富密码,其许多名言被扭曲为“心灵鸡汤”、“经商秘籍”——当然更多还是被做了个人成功学的解读,仿佛成为了任何一个行业的事业导师,哪怕是在他老人家一辈子致力于消灭的领域内。

  当然最大的问题在于,面对日益残酷的剥削事实,近来也出现了不同于阶级叙事的解读声音,并且将答案导向了其他的方向,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比如,《南都观察》近期的一篇文章就说:“中国没有资本家,有的是企业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追求的是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时同步富裕,先富的人(企业家)带动大家,一起奔向小康。民营企业为社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企业家也成为社会中坚——主流叙事,并不采用阶级论,那种经典描述,被视为是西方社会的痼疾。猝死的新闻,很容易把舆论引导到对资本的仇恨中……公众会更容易怪罪引起社会变化的新力量……在这些事件中,似乎并没有人去考虑如何让打工者有自己的利益代表,真正保护他们的权益,而是急着把企业钉在耻辱柱上。对于B站上的这些年轻人,如何在社会进步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变得越来越迫切——针对资本家的怒火,只不过是一种愤怒的发作。”还有的人则更进一步,干脆直接宣布:我们只要落实资本主义所定义的“人权”、“自由”和“代议民主”,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