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你还有脸提圆明园?
BBC滚蛋了,CNN又开始大放厥词了。
2月14日,CNN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北京圆明园遗址的争论不止是历史》的文章,对圆明园的艺术价值、重建争议等进行了探讨。但是在这篇文章中,CNN阴阳怪气写道:中方“勿忘国耻、警钟长鸣”的表态是一种“尖锐的政治姿态”,不仅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还有些“排外”。
曾经有学者建议修复圆明园,国家文物局是这样回应的:
“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CNN认为,我们保留圆明园遗址,而不是“重建圆明园”,是为了记住历史上的耻辱,是一种“尖锐的排外姿态”。
我是气笑了。
原来我们纪念我们被侵略、被掠夺的历史,叫做“排外”?那么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中展览着那么多从我们国家抢去的文物,叫做什么?是不是叫做“反华”?
匪徒也有脸提圆明园?
圆明园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正是法兰西和英吉利两个强盗的杰作吗?
残破的圆明园、壁画破碎的莫高窟、佛像断头的龙门石窟都是你们的杰作,你们干得,我们还说不得了吗?
我们保护的不是现在的圆明园,而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我曾经游览过圆明园遗址公园,那是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残碣断碑,披着苍烟落照,格外令人动容。
走到尽头的时候,有一尊外国人的铜像,一家抱着孩子的游客围着指指点点,问“这人是谁”,男人没有看铭文,开玩笑说,这怕不是当年圆明园的设计师吧。我忽然走上去,颇为不礼貌地打断了他们的谈笑,告诉他们,这是雨果的雕像,这是一个当年同情中国、批判英法侵略者的法国大作家。
我给他们念了雨果先生那封信中的文字: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对他们我要提出抗议,并且谢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
“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