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内战突然消停,美国为啥突然认怂?四个致命原因!
乌克兰内战,在美国和北约的鼓噪下,大有大打的趋势。但随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法国和德国的访问,以及美国掀起的对俄罗斯制裁法令和外交群殴战后,意味着突然消停了。美国为啥突然怂了?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请看龙凯锋分析。
01 乌克兰局势缓和的三个迹象
4月1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法国,并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视频通话,意味着乌克兰局势要缓和了,因为法国、德国是乌克兰危机的明斯克协议的会谈方,泽连斯基访问法国和德国,主要是想恢复明斯克协议。同时泽连斯基喊话俄罗斯总统普京,要和普京面谈。有说法是泽连斯基要去莫斯科与普京会谈,又有说法说是泽连斯基要去第三国与俄罗斯总统会谈。这个第三国还不好选,值得乌克兰信任和俄罗斯信任的第三国,还为数不多。
乌克兰、法国、德国和俄罗斯想恢复明斯克协议,但是美国很失望,但又无可奈何。毕竟美国不能替代泽连斯基去乌克兰一线和俄罗斯开战。最终上前线与俄罗斯作战的,必须是乌克兰士兵。于是,在恼羞成怒之际,拜登4月13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后,4月15日就以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为由,宣布制裁俄罗斯相关实体和个人,并驱逐俄罗斯的外交官,掀起中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和外交群殴战。
据德新社莫斯科报道,俄罗斯当地时间23日开始撤回临时驻扎在克里米亚半岛的俄军。俄国防部宣布,这些最近在克里米亚参加了演习的军人将返回他们原来的基地。报道称,之前运入克里米亚的军事装备将通过火车、飞机和船只运出。俄罗斯从克里米亚撤军,也是表示缓和乌克兰局势的军事行为,因为克里米亚是进攻乌克兰的最佳方向,从克里米亚进攻,与顿巴斯成掎角之势,起到围魏救赵的战略效果。
02 拜登为什么要挑起乌克兰内战?
拜登上台,从乌克兰下手,在战略上是深谋远虑的。其战略意图有四个:
一是重振北约,必须挑起中东欧与俄罗斯的对抗。
拜登一上台,就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G7会议、北约防长外长会议,这些会议的针对对象,除了中国,就是俄罗斯。某种程度上,拜登对俄罗斯的打压力度远远超过中国,根本原因在于美俄之间共同利益少,而对抗矛盾多。
拜登宣布要重振北约,并履行对欧洲的安全保护承诺。而派美军中将充当乌克兰的顾问,支持乌克兰收复所谓的顿巴斯地区和克里米亚,就是拜登履行所谓的对欧洲保护的实际行动。所以,挑起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对抗,是拜登重振北约的重要战略步骤。
二是要破坏北溪-2号项目,必须挑起乌克兰内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