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党史不讲革命之因,恐怕不妥吧?
先讲个故事吧?
山东沂水县东关北头棘林子,当年住着个“老倔头”郑瑞麟,为什么有此绰号呢?这还得从民国三年(1914)讲起。
时袁氏蓄意帝制,思尽诛民党,而当地劣绅守旧仇新,势如冰炭。瞅准机会,就向岱南道观察使邹道沂告密,说沂水的国民党员、老同盟会员郑瑞麟等人不老实,虽然国民党被当局取消了,他们“志不稍沮,组织工会,思联合农民,密谋大举。”
简单说就是这帮人,从反清转向倒袁。说好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怎么民国建立了,黄龙旗变成五色旗,地权也不平均了,民国倒要重归帝国?
邹道沂这家伙是典型的“袁吏”,清末在河南做过巡警道,也就是今天的公安厅长。河南辛亥革命前夜,就是这家伙受命河南巡抚齐耀琳,带人围捕并杀害了河南革命军总司令、同盟会员张钟瑞等11人。所以沂水的土豪劣绅反对“平均地权”,他反对“建立民国”,蛇鼠一窝,沆瀣一气,迅速捉捕了郑瑞麟等人。
在济南山东都督署军法科的法庭上,法官问郑瑞麟,你目不识丁,开个建筑材料公司(烧窑)发了财,你得感谢政府,感谢乡贤,为啥非跟革命党凑到一起瞎胡闹?
郑瑞麟一笑,说:
“俺不当亡国奴,不当走狗,俺没有罪,俺是有骨头的中国人。俺在这里死了,比在家里死了强,俺的人格永远烂不了!”
后来,郑瑞麟被营救出狱,仍然是铁骨铮铮。1927年,年近七旬的他,还不忘勉励当地年轻人:
“不要当亡国奴,不要当走狗,要有硬骨头,别忘了自己是穷孩子。”
可惜老郑没活到抗战爆发,不然绝对是一把硬骨头,跟着共产党走到底,不过他的儿子郑佐衡,却阵亡在抗日战场上,同时牺牲的还有在鲁西北与中共亲密合作的范筑先。范筑先是韩复榘旧部,最早是北洋军阀卢永祥手下的旅长,除他本人跟八路军携手抗日外,范家的第二代也都在抗战期间参加革命。
有人说郑佐衡烈士是中共党员,可更多的史料却显示抗战之前,甚至抗战初期,他都是个“顽固派”,当然也有可能是隐藏很深的地下党员或秘密党员。
是不是中共党员,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聊城保卫战中,郑佐衡和无数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的抗日志士一起血战到底,壮烈牺牲;重要的是这场伟大的中国革命,由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同路人一起参加和推动,最终取得了胜利,改变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命运;重要的是从郑家两代人身上,大家可以看到中国革命的一个剖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反动派逼迫中国人民,不得不起来跟它们做殊死搏杀,哪怕这些人跟我党其实并无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