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再论“粉红”与“深红”,批胡文章的补充说明,马克思诞辰

2021-05-05 5846 0
作者: 青年毛思想信仰者 来源: 热风2021

  ❶再论“粉红”与“深红”

  前天《胡锡进,一个阴阳人的末路》一文发表后,有读者提出了意见,很能引起新的思考。

  感觉有些话,需要向大家说得更清楚些。

  看上去是“百家争鸣”;实际上,“百家”者,“两家”而已——资产阶级一家,无产阶级一家。须知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社会本身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抗的阶级(资、无),阶级对立简单化。

  这个观点,当然不是作者原创,恰恰是出自马、恩《共产党宣言》:

  “……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所以说,马克思伟大;我们今天分析中国思想舆论方面的情况,恐怕,也不能离开导师的上述观点。

  “粉红”底色,归根到底也是右;红皮白心荔枝人而已。四个或三个派别划分,只是形式上的。实质上是什么?是两大阶级对抗,只能是两大阶级对抗。这个观点没有在文章里直接表达,但实际意思都在,比如“自由派,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包括民族主义温和派,其问题就在于……”“民族主义强硬派所要的,归根到底,不过是以一种资本模式取代另一种资本模式”“在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民族主义这个东西,一般地并不具有它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先进性,而只具有反动性,只是一种右派思潮”等等。

  可以预计:随着形势的发展,随着社会上两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原来一大帮看似“摇摆不定”的人,要么,向左跑入无产阶级革命左派阵营;要么,向右跑入资产阶级民族派和自由派阵营,没有中间调和的余地。归根到底,是无产阶级革命左派,对阵资产阶级的两派——民族派、自由派;这两派都是右,虽然民族派以“中派”面目出现。应当认识到这个并不复杂的实质,不要被套着实质的漂亮多彩的“外壳”,即形式所迷惑。形式上是四个、三个主要派别,实质上只有两派:无产阶级一派,资产阶级一派。

  这么说,是不是“偏激”了?怎么“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这不是偏激,而是基于事实。事实它就是那样,没有什么“偏激”不“偏激”。

  我们恐怕不能陷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去里,出不来。

  为什么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呈现出比较复杂的面貌?为什么需要以农民阶级为主要同盟军?为什么还要联合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搞得这么“杂”?归根到底,这都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是个半殖民地,没有典型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因此也就不可能像欧美社会那样“简单”,那样分裂成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王明这个人,其实就是指责毛教员把革命搞得太“杂”了;所以我们才说,王明是教条主义,他脑子里没有中国的实际情形。近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不搞得“杂”一点,不具有所谓“农民色彩”,革命就根本无法胜利。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