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有志:天翻地覆慨而慷——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00周年感言
【编者按】本文系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姚有志将军为纪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00周年而作,首发于2017年7月8日昆仑策研究院公众号和昆仑策网。作者从世界历史演进和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百年历程。为配合党史学习教育,现经作者授权本院头条号重新修订原创发布,以飨读者。
2017年,有好几个整十当口的历史节点值得纪念: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民族抗战8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80周年等。但是,最有纪念意义的莫过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语),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00周年。
一、两次极大影响和深刻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文化传入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演进历史上,先后有两次外来文化传入极大影响和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第一次是开始于汉代,完成于唐代的佛教的传入,第二次就是100年前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两次文化传入对中国命运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佛教是在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久开始从印度传入的,并在传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着佛教与儒学的融合,完成着佛教的中国化。唐朝初年,玄奘“西天取经”取回了完整系统的佛学经典,一方面为文化大开放、大包容的大唐盛世锦上添花,一方面促使普渡众生、善哉善哉的佛教理念与温良恭俭让的儒学宗旨加速融合,由此导致中华民族在精神气概上走上了一条由盛而衰的不归路。到唐之后的宋代,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价值观念和行为导向发生了错位甚至颠倒,如男子汉的形象风度由驰骋疆场的伟烈丈夫,变成了吟诗作画、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清朝初年还为世人提供了利用佛教弱化民族精神的典型案例:满族贵族入主中原,不太担心汉民族是否造反,最恐惧的是蒙古族的武勇精神。于是康熙皇帝为蒙古族普及和推行藏传佛教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也就是五、六十年光景,蒙古族人口即减少一半,从整体上扼杀了蒙古族的武勇精神。
从两宋到清朝中晚期的近千年间,在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剪裁和扭曲过的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综合作用下,大气磅礴、昂扬向上的中华民族观念文化遭受到严重摧残,曾经充满进击精神的中华民族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病夫”。马克思主义就是在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好比起死回生的强心剂,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觉醒崛起,注入了灵魂和希望。而引领中华民族从觉醒到崛起、从崛起到初步振兴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不论当今一些人对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有多少怨言和不满,但中华大地“天翻地覆慨而慷”的百年沧桑巨变,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否定不了的辉煌现实。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