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的三重面孔
当今的思想舆论场上,大概,有这么两种人:
①一种,是真心在传播思想和观点,以传播思想观点为主,不管那思想、那观点到底是革命的还是反动的;
②一种,是既无思想也无观点,什么流行他就唱什么调,纯属博眼球、赚流量、蹭热点、恰烂钱,把群众当猴耍,说到底就是市场经济的奴隶、资本的奴隶。
那么,胡锡进,到底属于哪一种?
他,似乎介于两者之间:他当然没有思想,但确有不少稀奇古怪的观念,以及一大堆的错误观点;他实际上担负着思想舆论方面的重要职责,好像没有必要做市场和资本的奴隶,但他又确确实实“全面开花”,搞得公私不分,弄不清他是《环时》还是《环时》是他……
一句话:一个彻头彻尾的、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市侩油腻气息的阴阳人,哪边他都能沾上一点。
没错:说好听点,是“精致利己主义”;说不好听,就是“油腻市侩主义”。
这种人,自从创世纪般的、史诗般的革命英雄主义时代,转变为私有制社会下软绵绵、甜蜜蜜、哼唧唧的小市民的时代以后,就极其吃香,极能“成功”了。
这个时代,呼唤的恰恰不是英雄主义,而是市侩主义。
没错,取代那革命英雄主义的,正是“油腻市侩主义”。
这种转变,是民族与人民之大不幸,却是胡锡进等辈之大幸。
没错,胡公锡进是没有什么“主义”的;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油腻市侩主义”。他就是个典型的油腻市侩主义者。
没错,他确实是个庸人;但却是庸人里面最杰出的之一,所以才能当上了大主编,成了所谓“大V”,风光无限。归根到底,他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01. 辱军
上次我们说,胡锡进这个人在“打公知”的过程中,是立了功的,还似乎是头功。
( 点击参阅 -《胡锡进,一个阴阳人的末路》)
客观地看,确是如此。
问题是:从胡锡进个人的主观来看,他是一个坚定的反公知派吗?他的反公知,到底有几分真诚?
即:对人民,他是忠诚的吗?
在2014年,老胡发过这样一条微博:
当天晚上,空军大校戴旭就转发胡锡进这条微博,评论说:“老胡,你当过兵吗?你这位老兵朋友是谁啊?说这话有证据吗?是哪个部队,能说出来吗?”戴旭质问说:“在《炎黄春秋》抹黑狼牙山五壮士八路军,《读书》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时候,你和你的朋友又在给解放军脸上涂油彩,什么意思啊?去年李开复薛蛮子等攻击我,你就讨好公知舆论。”
第二天(5号),《解放军报》官微 @军报记者 发微博批评胡锡进,写道:“看了胡锡进的微博内容后,我们与几位当年参加过这次作战的亲历者进行了核实,他们闻听后很是气愤,认为胡锡进的相关微博内容是胡说八道,子虚乌有,是对当年参战官兵的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