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被围攻的背后:一个值得注意的严重风险
摘要:这表面上是两种“爱国舆论”的冲突,实质上是政府权威与反权威的较量。第一种本质是服从大局、有纪律的“爱国舆论”,另一种是自行其是、难以控制的“爱国舆论”,从胡锡进被围攻的情势来看,后一种已经存在失控的可能性,尽管大部分爱国者本身并无恶意,但这并不影响潜在的“北一辉”式失控风险。
在展开叙述之前,我首先提出一个有趣且相似的问题:
如果1941年5月,伟大的斯大林大元帅为了避免陷入德日的东西夹攻,开始不断向日本示好,试图与红色苏联的敌国日本修复关系,签署对苏联利益生死攸关的《日苏中立条约》时,却出现一群苏联编辑突然自行其是公开发表侮辱敌视日本的官方文章,而且使得斯大林大元帅这项决定性的外交战略失败,那么斯大林会如何处置这个问题?
实际上,斯大林绝不会容忍这种没有纪律之对外宣传队伍的存在,当1932年苏联外部环境急剧恶化后,他就始终以严厉手段牢牢控制着涉外舆论宣传的方向,避免涉外舆论影响甚至挟持外交。而这也是他能够在万般艰难的情况下,突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重围、横扫群雄,支配半个世界的原因之一。
这不是斯大林多次为了避免影响外交,枪毙缺乏纪律的涉外舆论宣传人员,这是他在1932年的亲笔信,足见其敏锐性和重视程度
1941年5月,日苏中立条约签署现场,斯大林、莫洛托夫和松冈洋右代表苏日双方签署条约
说起来,这次胡锡进先生被“爱国舆论”围攻,很多朋友让我评估一下这对我们国家意味着什么风险,说实在,我本来不愿意写这种东西,因为写出来很容易被人误会与胡总捆绑,胡编是金刚不坏体,见过大场面,我可没有他那种高度。
但是,为了不负朋友的嘱托,为了国家利益,我还是说一下吧。
在理解这个事态之前,我们必须理解这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爱国舆论领袖胡锡进被另一波爱国舆论疯狂围攻,被不懂事的一些海外媒体人说成是周扬旧事,但本质却完全不是这样,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爱国舆论之间必然出现的对撞。
第一种爱国舆论,是胡锡进代表的有大局观、服从性强、有纪律的舆论队伍,这是一支能够始终服从国家内外战略方针的舆论团体,最重要的是有纪律性,这是现今非常难得的。
我观察胡锡进文章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人观点不论,总体而言,是非常有纪律性和大局观的舆论工作者。
另一种爱国舆论,则是民间桀骜率性、自行其是、复杂多变的爱国舆论人群,这里面鱼龙混杂,目的多变,有的是单纯的爱国,有的是怀有经济目标,有的则是唯恐天下不乱。令人搞笑的是,他们对胡锡进围攻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源于后者的纪律性和大局观让他们厌恶和蔑视,这些人厌恶服从和纪律,包括对政府的权威也是如此;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