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压上了全部赌注
最近一两年我们常常说一句话:我们正面临百年未见的大变局。这个大变局最大的变量就是中国的崛起以及美国对中国拼命的打压。
大家如果对这句话有深刻的认识,其实就能发现一个很有趣的规律——现在全球发生的重大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你把这个事件放到中美博弈的大背景来认识,就能得到符合逻辑的答案。
1中欧投资协定的博弈
举个例子。
5月20日,欧盟议会通过一份决议,宣布无限期冻结中欧投资协定。
欧盟议会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理由也很搞笑,因为中国对欧盟议会的议员进行了制裁,所以,中国在解除这些制裁措施之前,欧盟议会不会恢复对中欧投资协定的讨论。
按:中国制裁欧盟议员以及相应的实体是因为欧盟以莫须有的理由制裁新疆,这是中国被迫采取的反制措施。
一份关系到中欧双边重大投资利益的协定仅仅因为中国制裁欧盟几个议员就冻结了?
你相信这是真实的原因吗?
如果你相信这是真实的原因,那就得同时相信——中国禁止澳大利亚木材进口仅仅就是因为在澳洲的木材中发现了“虫害”。
大国博弈哪有这么简单?
大国博弈其实有时与人际交往差不多,在真实原因不方便说出口的时候,总要找个很扯的理由来搪塞,成年人遇到这种事一般都是心照不宣看破不说破而已。
那么,欧盟议会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美国解除对北溪2号线制裁与欧盟议会冻结中欧投资协定几乎同时发生,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
不是。
这是一场交易。
美国以解除对北溪2号项目的制裁为条件,换取欧盟冻结中欧投资协定。
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美欧联手做了一笔交易,将中国出卖了?
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中欧投资协定原本是从中国与德法等少数西欧发达国家的双边投资协定拓展而来的。中国需要德法等国的资金与技术,德法等国需要中国的市场,这是一个对双边互惠互利的协定。
中欧投资协定过去谈了好几年,主要障碍一个是欧洲国家对我国劳工人权以及产业补贴开价很高,另一个就是中国也不愿意把给德、法的优惠政策给捷克、波兰、瑞典这些反华国家。
最后中国做了一定的让步,主要出发点就是希望从经济上捆绑欧洲,孤立美国——换句话说,中国希望达成的中欧投资协定主要是从战略层面考虑,经济层面更利好欧盟一些。
所以,现在欧盟冻结中欧投资协定,从经济利益层面欧盟损失更大一些。当然,美国放弃制裁北溪2号项目付出的代价更大!
北溪2号项目一旦贯通,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就会急剧增加,现在从俄罗斯进口40%的天然气未来将增加到60%以上,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气在欧盟的份额也会被极大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