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老人被“做工作”打疫苗入院,慢性病患者接种应谨慎!
7月18日,界面新闻报道,2021年7月14日,在被告知未接种新冠疫苗出行将受影响后,身患多种疾病的86岁老人黄顺清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但回家不久身体出现不适,随后入院抢救。
黄顺清老人和他83岁的老伴在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一农村居住,老人家患有心脏病、肺气肿、血小板减少等多种疾病,一个月前才住过一次院,原本家人担心老人这个身体情况如果接种疫苗可能会有风险,便多次给村干部表达了不宜接种的态度,但是村干部仍多次“做工作”要求接种新冠疫苗。7月14日这天,村医再次来到家里给两位老人“做工作”,说到:“全村就你们没打了”,当时老人家的儿孙都不在家,两位老人架不住劝,便前去接种点接种了新冠疫苗。
哪知,接种完回到家后,黄顺清的老伴就发现老人出现了讲话不清楚的症状,当时没往严重了想,只让老人家去睡一会。但睡醒后,老人家的状况变得严重了:嘴巴张开无法合拢,喂饭也无法吞咽,随后出现了晕厥。老人的大儿子赶回来将老人送医,经抢救,当天晚上老人才逐渐恢复意识。医院给的诊断是:房颤。
7月17日,老人家出院,院方将病例送到当地市卫健委相关机构鉴定——诱因是否是接种了新冠疫苗,目前还在等待结果。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强制”打疫苗引热议,追求速度不能忽视不良反应!》中,列举过一些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例子,那些不良反应多是一些慢性病患者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严重的如脑梗,还有过往有血栓病史的接种后不久出现严重血栓反应的,等等,这些都应当引起重视。
一位经历过亲人接种后不久得了脑梗的网友恳切地建议:如果你是健康的人,去打疫苗妥妥的,但如果是多年慢性病的人还是谨慎考虑打疫苗的事情。
中医董洪涛老师也发博提醒:素有心脏病患者当慎重接种疫苗。董洪涛老师以国外的疫苗为例,因最近国外报道了不少例接种疫苗后出现心衰而死亡的医案。从中医来分析,可能美国的疫苗性偏寒凉,寒邪入体,直入少阴,导致少阴阳虚。而素体心脏病患者往往少阴层次的阳气不足,更兼寒邪直入,就容易导致心阳暴脱而猝死。
董洪涛老师不止一次分析过疫苗性属阴寒,平时阳气旺盛者,可以接种,但三阴体质的人,对疫苗所产生的反应属于抵抗无力,且邪气易内伏三阴变为隐患,所以三阴体质的人接种一定要慎重。
前不久,某些地方接连出台强制打疫苗的相关规定,不打疫苗不准进医院、景点甚至是超市、菜市场,某些地方甚至要求公务人员不打疫苗就停职停薪,还有的地方要求家长不接种疫苗孩子暂缓入学,这些措施引起巨大争议。
7月16日,国家卫健委再次明确:新冠疫苗接种遵循自愿原则,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纷纷发文强调:禁止强制、变相强制接种疫苗的行为。
上面虽然强调了是自愿接种,但到了基层却很多地方都是在变相“强制”。有人说从来没有看到基层官员如此拼尽全力地热衷于执行号召打疫苗的指示,恨不得让每个治下的民众都打疫苗,还想出了很多的“激励”办法,如打疫苗领鸡蛋、领豆油、抽奖奖品是电动车,还有直接给钱的(100元起)。
在这样的“热火朝天”下,还是需要冷静的——毕竟不是人人都适合打疫苗!
我国的灭活疫苗相对比较安全,但也不是对所有人都安全,此次界面新闻报道的这一例应当引起重视。
尤其是在农村,基层组织对于这件事十分重视,就像黄顺清老人家所在农村一样,村医或是村干部都会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但是对于哪些情况不适宜接种,他们也不是很有把握,就像给黄顺清老人家做工作的那位村医说,她看到的说明是:“心脏病不在发作期,肾病不在透析,肺气肿不在输氧”等情况,都可以接种。
笔者在澎湃新闻上看到的一份《权威解答!58种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公布!》中显示的可以接种的情况便包括: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等等,不建议接种的情况基本上都是疾病发作期,如发烧的情况下暂缓接种,痛风、重感冒、心梗、脑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等等。还有不可接种的情况,列举了6种,包括:患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的。
但是,从中医思维来看,慢性病患者不在急性发作期,不代表接种就是安全的,我们所看到一些案例,是符合前面提到的中医董洪涛老师所分析的情况的。所以家里有这种情况的,还是需要冷静谨慎看待这个问题。
那么,“新冠疫苗接种禁忌证明”怎么开呢?这一点其实很多地方并不明确。笔者在澎湃新闻上看到江西高安市是这么规定的:本证明需由医生根据领人的身体状况和临床资料判断做出结论,须有医生签名及加盖接种单位或医院的公章,并加盖当地乡镇(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公章。
这么来看,要开这个证明可能也并不容易,实际上这种基于“检验”的判断与那份接种禁忌症的思维是一致的,很可能“检验”的结果并不符合“禁忌证明”。
所以,还是希望基层在推动疫苗接种时真正地遵循自愿原则,同时在接种疫苗禁忌方面以及在应对疫苗带来的不良反应方面,国家也应该多听听中医专家的意见,让中医介入调理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充分发挥好中医药的优势,保障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