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开收割机和他的文学一样虚假
66岁的莫言也开通了公众号,据说是“想跟年轻人聊聊天”,“向年轻人学习”,“使自己不被这个时代,过早地淘汰”:
《莫言日记》第一篇是开收割机,看不到“向年轻人学习”,反而是一如他既往的“伤痕文学”般地控诉起了过去,给年轻人当起了“历史教师爷”:
我曾经是一个农民,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年。
我曾经有七八年的时间,面朝黄土背朝天。
但受限于低效率的生产资料,那个时候我们付出了很多汗水,但收获却很少。
这篇《莫言日记》记述了莫言拜访家乡的“农民”朋友的一段小故事,莫言还体验了一把开收割机的快乐。
莫言据此得出结论:
今天这样一次短暂的劳动,对我也是很好的教育。
对我这个曾经用原始的方式参加过生产的农民来讲,今天所体验的一切是过去我们梦寐以求的。
现在我们看到,农业机械化在我的故乡终于实现了,新一代的农民也出现了。
我觉得这是改革开放的一个巨大成绩。
对于莫言开收割机及这篇日记也产生了巨大争议。
而老徐就认为,莫言所说所做只有两个字:“虚假”。
有人会说,莫言开收割机是真的。怎么是虚假呢?
如果说开收割机就是真的,那么70多年前,解放军解放济南城,俘虏守军司令王耀武时中国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了。在缴获的战利品中,就有王耀武的几部拖拉机。他已经知道即将战败,就从德国进口了几台拖拉机,准备回家种地去。在国民党中,王耀武很会做生意,一边打仗,一边做生意,很有钱,能花钱去南京收买上层和各种官员,请客送礼,在国民党中很吃得开。当然弄个几百亩地种种是没有问题的。
王耀武开拖拉机耕地,就是中国农业实现了机械化?
解放前,地主的日子可是过得不错的,有的就像天堂。比如一直有人翻案的川西大地主刘文彩家就有小汽车了,你看看那片刘家大院,跟故宫也有一比了。你能说那个时候的农民都过上了好日子?
看了刘家大院,你会想,这得收多少农民的租子,多少贫苦农民被 剥削压迫?因此刘家大院就建了一个收租院。
你可以说,刘家没有水牢,没有杀共产党,还做过教育等好事,你不能说刘家没有那么多土地没有收租吧?刘家没有剥削吧?
刘家的那么多土地是怎么来的?你说他会经营。但刘家是军阀统治川西是事实吧?
同理,莫言也不能说开了这个承包了几千亩地种苜蓿的杨老板收割机,就是中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就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事实是,中国的农业基本没有实现机械化。
今天中国工业化已经达到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但是为什么机械化的程度还非常低呢,甚至低于40年前?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