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史家小学告诉你,什么叫做“优势教育资源”


  导读山东省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以“房产面积不足六十平米”拒绝学生入学引起争议,学校给出的理由是“优势教育资源有限”等等。究竟什么是优势教育资源呢?请看京城的史家小学。

  正文>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但正像法律规定的“五天八小时”工作制被“996”公开竖中指挑衅一样,《义务教育法》的这些规定也被各地入学资格与财产(主要表现为房产)挂钩的政策所羞辱。

  近日,山东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以“房产不足六十平米”为由拒绝一些学生入学引起争议(批评),有家长质疑学校“嫌贫爱富”。学校回答这是上级的政策,理由是学位资源紧张和坚持“房住不炒”。

  如果坚持“房住不炒”,为什么要将入学资格和房产挂钩呢?为什么只有拥有大面积房产的家庭子女才能入学,这不是用财产限制入学资格吗?

  除了户口的限制,中小学学生入学资格和房产挂钩不是个别现象。为了给子女争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少家长不惜投入巨资购买学区房,由此催生出“北上广深”一批又一批的天价学区房——十万一平的价格都是便宜的。

  为什么学区房如此疯狂呢?

  答案显而易见: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能上一个好的小学和初中,上重点中学的概率将大大增加,上了重点中学,就相当于半条腿迈进了重点大学的门槛。漂亮的学历,则是生活水平和地位的基础。

  但总的来说,在教育领域拼得你死我活的以城市中产阶级家庭(有房,有稳定工作)为主。

  教育投资穷人玩不起,农村人自不必说,就是城里没房的底层打工仔子女也没资格参与竞争(买不起学区房)。穷人的孩子要想通过教育翻身,只能靠天赋和“头悬梁锥刺股”似的勤奋,大部分则早早退出了竞争。

  极少数幸运儿即便上了大学乃至好大学,仍然很难实现阶级跨越,这就是“读书无用论”的基础。

  而真正的有钱人或者关系够硬的大佬们的子女当然早就赢在了起跑线上,根本不需要“鸡娃”。

  那么,都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势教育资源有限,那优势教育资源到底有多牛X呢?

  你可能想起来老师都是清华北大等名校博士的深圳中学,但我想说你还是太年轻了。

  您先甭着急,把深圳中学和号称京城“四大名小”之一的史家小学比一比,然后再下结论。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