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的1028天和中美3年之变
轻“舟”已过万重山。
北京时间9月25日晚,在被任意拘押了1028天之后,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回到祖国。
3年前,美国悍然发动贸易战,制裁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把长臂管辖的黑手伸向了孟晚舟。
3年后,孟晚舟平安归来。同一天,全国工商联发布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华为连续6年第一。几乎在同一时间,把华为列在实体清单上的美国商务部释放消息称,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商贸关系,有意率团赴华寻求商机。
在历时三年的艰巨斗争之中,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中国依然是那个中国,但美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遏华,不奏效了。
孟晚舟归国,西方舆论一片惊讶。
谭主联合专业机构中译语通,用大数据和知识谱图技术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涉及“meng wanzhou”一词的报道,共计208746条。结果显示,在孟晚舟归国之前,全球媒体对这一事件积极的情感倾向占比仅有5%。换句话说,全球舆论并不看好孟晚舟案的结果。
就在1个月前,加拿大法院审理孟晚舟引渡案进入最后阶段。外媒在了解加拿大有关案件结果的过往数据后,作出了预判,孟晚舟被撤销引渡的可能性只有1%。
长期关注孟晚舟案的沈倩律师告诉谭主:
2008—2018年间,美国近800份的引渡申请中,只有8例引渡最终被加拿大驳回或解除。
如今的结果,实属难得。
按照西方舆论的“剧本”,如果孟晚舟获释,肯定有前提。毕竟在半年前,美国媒体就释放过类似的消息,称:
美国司法部正在跟孟晚舟的律师谈判,只要孟晚舟认罪,美国司法部可以延迟起诉或者不起诉。
习惯了欲加之罪,以至于最开始,加拿大媒体和美国媒体对孟晚舟归国的报道,都默认孟晚舟认罪并且提交了巨额罚款。后来证明,这些报道都打脸了,西方媒体也只能用“更正”来掩盖尴尬。
△CNN的更正:之前的报道中提到,孟晚舟承认了美国指控的罪名。实际上她并没有认罪。
一些西方媒体这么想当然,也是习惯了美国的霸权行径,从“实力”的地位与别国互动。
美国司法部与孟晚舟达成的暂缓起诉协议,是庭外和解的一种方式,美国司法部同意辩方在签署了暂缓起诉协议之后,能有条件地避免被起诉或被采取强制措施。
“认罪交换自由”的游戏,在中国公民孟晚舟这里,没有重演。
美国,为什么变了?要知道,对美国这个国家来说,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就是被逼得不得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