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树松:人·狗·伴侣·联想


  题记:《周礼》把狗归为六畜之一。晋人杜元凯注:“六畜:马、牛、羊、鸡、犬、豕”。悠悠华夏,熙熙子民,尊训守礼,驭畜共存。虽风云替变,但民信不移,延续几千年文明历史,光照天下,已为固识。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西人宠狗,由来已久,视“丛林法则”,便知西人为何宠狗成习。因人种、地域之不同,故脾性生活习俗亦异。

  而今,我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人之习惯(亦浸染国内),将狗从畜禽类中“拿出”,成为我人的“伴侣动物”(笔者孤陋寡闻,不知宠狗西国,是否也如此称呼。既有,也是人家习俗的事),已一岁之多。笔者思绪万千——时下某些专家智囊的“文明”程度如此之高,能感觉到狗之灵贵,可与“万物之灵”的人比肩了,确实令人敬佩而望尘莫及。世间的一切人类创造,都是围着人转的,即便是宠狗西人也是如此,还真没听说过围着“犬”转,大概也是“借口”于洋人吧。

  毛主席早就说过:“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看我中华丰厚绵远浩荡的历史大道鸿篇巨制,是值得我人荣耀、骄傲、坚守、发扬和向世界推广的,而今却把狗按西方意识“特化”成“伴侣”,硬生生滑天下之大稽地插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岂不成了替洋人自灭我史自毁我国的噱头。

  西风浸淫,无孔不入,专家智囊或并无迎西媚洋之心,只把狗事作为细微生活小事,随国际潮流“接接头”玩玩,人家宠狗,或叫狗“伴侣”,咱也别落后,赶他个“爱”的时髦。但实际意义却不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不知不觉细微之中,西方意识便可蚕食我民族自信心,中国历史积淀的内涵故事,都会像抽丝一样被抽空的。国基何在?但也不否认,有的专家智囊,高高在上,消耗着“国帑”,在养尊处优的环境里,总得拍拍脑门弄出点离奇的“响声”(业绩)来,不然显示不出他们的高远深邃与卓尔不群。

  “伴侣”是什么?伴侣者,同伴、朋友之谓,并肩前行者。同者为伴,朋者为友。“同”“朋”皆为同类,故可为伴为友。伴、友,皆人生相互依赖之伍者,是平等相对的人。“伴”(㚘)字者,人的另一“半”,即陪伴人的人;“侣”字者,人生之中相依为命结伴而行的“两口”人。人虽亦归属“动物”,但人就是人,没有同义词。人是世间万物之“独最”,至高至上至尊至贵,有着思想意识、信仰,去统领万物而驱使驯化万物的“万物之灵”,人的伴侣是人。不过,在地球上,由于人种脾性地域的差异,西方带头,打着“慈爱”的口号,远人近畜(世界上“森林法则”的盛行,多与其思想意识、信仰有关)。乃至顺应畜性为宠,或生新词“伴侣动物”。使人人相亲之初性,向人外动物接近,把自己的控制占有欲望,统一在畜身,使心理达到相对的抚慰平衡,实际上却是对畜类天性本能的禁锢与蹂躏。全然无视“天地之性人为贵,万物之生人最灵。贵可以治贱,灵可以驭蠢”(《活兽慈舟》),至尊至贵至灵至御的“独最”人格。而今,随风成实,狗终真成为我人的“伴侣动物”,不列畜类,不知是人降格还是狗升格可与人比肩了。试想,天地之间,哪类动物不是人之“伴侣”或朋友。中国传统就有“仁民爱物”不可须臾懈怠之心,并不因为畜类“即贱且蠢”而蹂躏、而弃之,只是人畜分明。把狗归属畜类,并不等于不爱护动物,自古所设“兽医”,便是真正“仁民爱物”之大善举。

查看余下5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