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海军》电影观后感—左翼青年右转之路的思考
很多人都多少知道些《啊海军》这部电影的梗,比如“那么小声还想开军舰”,“学习,学个屁,聪明的人容易变成赤色分子”这些梗在网络上就非常火。然而就是平田这样一个出身于单亲佃农家庭并且相对根正苗红的阶级出身的人,却由早年的左翼青年甚至是潜在的共产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狂热的法西斯军国主义极右翼分子。是什么让他产生如此变化呢?根据电影时间线以及影片的大概内容让我们一步步分析他的思想转变过程。
1933年,出身于单亲佃农家庭的平田一郎一方面依靠着母亲辛勤的耕种维持生活,另一方面依靠着向地主家借债完成自己的学业。孝顺的平田甚至想到一种给地主家女儿补习功课的时候在地主家蹭饭来减少自家口粮消耗的方式来减轻家庭负担。可见这时候的平田由于怀着对属于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一员的母亲的亲情,思想上偏向左翼。从当时想上一高的平田在给地主家的小姐补习功课之余从书包里拿出了一本名为《第二贫乏物语》(此书为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京都帝国大学教授河上肇所著。河上肇早年信奉儒教的伦理主义,主张社会改良,20世纪20年代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是比较进步的。军训时还因表达了对军训的不满以及想要继续念书当政治家改善国内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的理想,被教官训斥到:“读书,读个屁,聪明的人容易变成赤色分子!”(如此看来教官这个白狗子也不傻。)
为了继续念书,平田同时报考了免费的江田岛海军军官学校和学费高昂的属于日本帝国大学预科的日本第一高等学校。然而江田岛海军军官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先到,平田一郎便前往江田岛报道。过了一段时间,日本一高的录取通知书也来了,正在喝着饮料的平田一听说这个消息便赶紧去找分队长报道,请求退学去上一高,并且还请求穿军装去报道,因为此时的平田依旧相对贫困,连一身体面的衣服都拿不出手。(不过在当时各资本主义国家尚未从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下走出来,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经历着失业贫困和饥饿的情况下,能喝着饮料可见平田的生活水平还是提高了不少。)但是由于被分队长拒绝以及森下老大哥的一顿精神注入,最终平田一郎放弃了上一高。不过在这里,笔者觉得平田最终放弃上一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家庭贫困付不起高昂的中学学费,以及在学费免费且发放工资的军校里其不断提高的经济地位和生活质量对他产生的巨大诱惑。
紧接着平田又赶上了日本少壮派军官的二·二六兵变。“国民苦不堪言,你们家人也一样吧?老农吃不上自己种的粮食,在满洲前线的士兵的姐妹要靠卖身才能活命……”这些话语不但怂恿了二·二·六事件中的士兵们,同时也让平田这个海军学员发出了“农村姑娘还没有牛马值钱,政客和财阀们却越来越富”的感叹。以至于后来上课时候,他提出了在海军航空兵解决外部战争后把打击的中心转移到国内。(是啊,在这场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挑起的战争中,中日两国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下降,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此同时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法西斯分子以及中华民族的败类的生活水平却在不断提高,甚至美国的资本家通过大量投资日本的军事活动也在战争中分了一杯羹。)可见平田已经意识到他的利益与战争息息相关,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不想当军人想要通过当政治家来改变国内状况的左翼学生了。毕竟在大萧条时代,阶级固化了的日本,除了做海军之外,平田别无他法。平田不可能通过勤劳致富成为地主、资本家或是财阀,贫困的他最多也就当个小公司的小职员过着仅能糊口的生活。而且随着战争的继续,平田的生活条件只会越来越差。作为小镇做题家的平田不知不觉的认同了好友本多的那句话“今后是军人吃香的时代了。”甚至身体很诚实的平田比陆军学校的本多更加支持对外战争,因为如果没有对外战争,即使是将来成为海军的他,也不会有将来成为陆军的本多去镇压国内劳动人民和赤色分子的待遇和地位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