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重复千遍就会变成真理”的时尚流行例证


  “谎言重复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并不是指谎言真的能够变成真理,而是指一种把谬误作为真理重复宣传,不断强化消极心理暗示,从而造成受众把谬误当成真理的心理效应,即真相(真理)“错觉效应”。

  虽然,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确能互相转化。但是,当条件确定了以后,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谬误(谎言)重复万年也不会变成真理。

  然而,在私有制和私有价值观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淡化道义、追求功利的权势力量,却能够有意无意地、大规模地、甚至较长时期地制造“错觉效应”。例如,对天地鬼神皇帝天子的迷信,对自由民主普世价值的迷信,对资本金钱市场经济的迷信,对GDP至上科技第一的迷信,等等等等。

  下面,我们仅剖析一个长期流行的时尚口头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看它到底是真理?还是真理“错觉效应”?

  从形式逻辑上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个全称肯定判断,可以整理为:“所有的(相关)实践都是检验(相关)真理的唯一标准”。(这里的“检验真理”是“检验理论的真理性”的简称、俗称)

  而要质疑这个全称肯定判断,只要举出一个真的特称否定判断——“有的(相关)实践不是检验(相关)真理的唯一标准”——就足以推翻这个全称肯定判断了。比如有人说“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你则反驳说“有的天鹅不是白色的——澳洲就有黑天鹅”,那么,你就彻底推翻了“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判断。

  下面,举一个通俗的例证。

  要检验“人固有一死(所有的人都会死亡)”的判断是否为真理,必须用“人死亡”的实践事例来检验。但是,人死亡的事例是不断发生、数量无限的;而人们对这种事例的观察统计却总是有限的——世上总有很多还活着的人,“人死亡”的实践尚未发生,这就没有实践依据可以证明这些还活着的人也“固有一死”。所以,仅依靠已经发生的“人死亡”的实践事例,并不能证明还活着的人也“固有一死”。结论:“人死亡”的实践,不是检验“人固有一死”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有的(相关)实践不是检验(相关)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成立的;从而可以推出:“所有的(相关)实践都是检验(相关)真理的唯一标准”必然不成立;相应地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本不成立。

  再说了,“有的(相关)实践不是检验(相关)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例证,并非一例或者少数几例,而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请看下面的例证——

  例如,“空间是无限的”。它与“人固有一死”的判断一样,都是真理。但是,人类的飞行探空实践,无论如何发达和快速,所飞越的空间都是有限的。因而,以有限的、不完全的探空实践,作为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永远也不可能推出“空间是无限的”必然性、确定性的结论,而只能推出或然性(或许,可能,不一定)的结论。也就是说,“探空实践”,不是检验“空间是无限的”唯一标准。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